正文复制
濮阳日报/2022 年/8 月/11 日/第 005 版范县新闻
磅礴起势织锦绣 壮阔征程奏强音
——范县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李红忠 石明阳 任家胜 常玉国
禾稻起舞,荷塘飘香,秋日的范水河畔,恰是一年好风景。
8 月 2 日,县委书记赵丽玲主持召开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安排,动员全县上下拼在一线、干在实处,奋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实现全年红,以优异成绩迎接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砥砺奋进路,铿锵脚步声。伴随着新时代奋进的号角,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范县捷报频传—
—
生产总值增长 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1%,三产增加值增长 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一产增加值增长 6.1%,二产增加值增长 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5%,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二;
工业用电量 3.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5.3 亿元,收入总量创历史新高。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
范县夺取全市一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 三个一批” 项目观摩和经济运行发展“ 双第一”,连续 5 个月夺得“ 大比武· 打擂台” 擂主称号,荣获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暨半年工作述职评议第一名。
亮眼!提气!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半年成绩单背后,勾勒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轨迹,拓下范县
谋划长远、实干争先的印记。
延链条 建集群聚焦项目为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又一个满地金黄的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县委全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 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 动力源”,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
助企帮扶稳运行。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和稳运行促增长一揽子政策,
将“ 万人助万企” 和首席服务员制度融合推进。半年来,县四大班子全员联系企业,103 名首席
服务员驻企帮扶,新增包联企业 210 家,解决问题 160 个,累计减免企业税费 2 亿元,解决融资
贷款 20 亿元。积极帮助丰利石化恢复中断 10 余年的 28 万吨原油指标,努力争取使 105 家企业、
316 个项目纳入“ 四保” 白名单,保证了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
项目为王促增长。坚持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33 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35.6 亿元,
占年度计划的 72.2%。滚动实施“ 三个一批” 项目 54 个,总投资 417.4 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 115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72.9%;前四期“ 三个一批” 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分别达到 100%、
90%、100%。
战略重组结硕果。着力破解开发区用地瓶颈,采取融资、重组、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推
动天元蛋白、新和实业等 8 家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其中:中炜化工获盛鑫化工注资重组,上半年
第 1 页 共 4 页
实现产值 6.6 亿元,增长 11 倍;盘活搁置 10 年的天元蛋白项目用地,引进投资 20 亿元的东方自然水性聚氨酯项目,现已开工建设。深化丰利石化与山东齐成合作,上半年完成产值 72 亿元,无仓储贸易营业收入突破 40 亿元,全年综合营收有望突破 230 亿元。
集群发展闯新路。依托丰利石化、盛通聚源聚碳酸酯、远东科技丙烷脱氢、远东化工丙烯醛、新和实业中硼硅、鑫业润滑油脂,编制聚碳新材料、药用玻璃等 5 个产业链图谱,全力推进聚碳新材料、生物医药、药用包材、服装、智能制造、润滑油脂等一批园中园、专业园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盛源科技顺酐、中汇新能源石脑油苯加氢、盛源特种聚合物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规划占地 1000 亩的油脂产业园,积极引进天津 6 家油脂企业入驻园区,推动鑫业、晟鑫、旌胜、航天化工等企业抱团发展。木业园区在成功申报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对接引进莫干山板材等高端品牌,形成了板皮旋切—基板加工—家具板—家具加装的完整产业链条。
技改升级释活力。全力推动 14 个项目开展“ 四化” 改造,年度计划投资 25.98 亿元,已完成投资 24.97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 96.1%。新和实业中硼硅药用玻璃管、汇通科技玻璃滤纸环保升级改造等 4 个项目已投用,光明化工甲基吡咯烷酮、新天化工石油树脂等项目进度过半,鲁蒙玻璃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 2 条生产线安装,投资 50 亿元的 400 兆瓦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已获得省批复,药玻集团加快组建。
壮筋骨 强引擎突出创新驱动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县委常委会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完善基础强支撑。积极推动 65 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32 个项目上半年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 54%。在全市率先完成开发区“ 三化三制” 改革,园区供水基本完成,公共管廊加快推进,智慧平台、研发平台、危化品停车场、特勤消防站等正在建设,前、后曹楼等 8 个村庄搬迁加快进行,五横七纵路网基本形成。
建好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开发区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组织鑫业润滑油脂等 3 家企业申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元泰精细化工、远东程益、中汇新能源等 6 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利威化工、欧亚化工 2 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富远农业等 2 家企业申报省级星创天地。
激发创新活力。大力推进“ 春笋行动”,成功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 38 家、科创型小微企业 1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2 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 42%,位居全市前列。新和实业、泰普胶粘等 7 家企业被认定为 2022 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盛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