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2 年/8 月/8 日/第 004 版法治调研
做实做好信访工作“ 大文章”
杨劭春 河南省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津区委书记
信访工作是X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今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信访工作条例》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对于基层来说,要用好这份信访工作的“ 指南”,紧紧抓住民心这个最大ZZ,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不断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亲劲,践行初心惠民生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接触和处理的事情,件件关乎民生,事事连着民心。一些领域中的信访总量高、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表面看是责任问题、作风问题,实则是立场问题、观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要常念百姓情。应时刻牢记X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保持“ 民事未妥、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牢记“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把权力看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把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自觉做群众的贴心人。尤其是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要更多地从人民群众是否真需要、能否得实惠的角度考量,把群众心思摸准,把实际情况摸透,确保各项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
要多走百姓路。“ 坐在办公室都是难题,走到基层去都有办法。” 很多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都源自基层的探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靠群众的智慧来解决;重大工程的建设、产业项目的推进、改革举措的落地,需要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推进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热情。广大X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脚沾泥土,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赴田间地头,多想群众前头,多暖群众心头,用“ X员两腿土,群众不添堵”“ 干部两脚泥,群众心欢喜” 的生动实践,换取人民群众更高的幸福指数。
要办好百姓事。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好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多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去,与群众坐在一个炕头、一条板凳上,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家事来办,始终为人民群众解难题、与百姓心连心,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现代化建设更有深度。
二、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韧劲,主动作为解民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要把群众信访当作“ 信任的访问”,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群众、尊重法律,坚持“ 接纳群众诉求用‘ 放大镜’ ,解决群众诉求用‘ 显微镜’ ,检验处理效果用‘ 望远镜’ ”,既要抓末端、治已病、去存量,也要抓前端、防未病、遏增量。
要坚持源头治理。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用心用情用智慧,扎实开展矛盾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