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理日报(汉)/2022 年/11 月/26 日/第 003 版特别报道
绘就“ 绿色茶区跳菜南涧” 彝乡发展壮美画卷
——X的十八大以来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特约记者 杨朋桂
X的十八大以来,在X中央和省、州X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涧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打好生态牌,念活山字经,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绘就了“ 绿色茶区、跳菜南涧” 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 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X中央和省、州X委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21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8.23 亿元, 是 2012 年的 2.7 倍, 年均增长 17%; 人均 GDP 从 2012 年的 1.5万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6 万元,实现 3 倍以上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2 年的5203 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2143 元,年均增长 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2 年的16000 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39732 元,年均增长 15%。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012 年以来,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318.26 亿元,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动车站——小湾东站投入使用,南景高速建成通车,大南高速巍山至南涧段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 3337 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达 100%,荣获“ 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乐秋河中型水库、汉江河水库、石洞寺水库完成蓄水并投入使用,拥政水库开工建设,3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实现全覆盖。全县 81 个行政村光缆通达率、光网和 4G 网络覆盖率均达 100%,县城和乡镇驻地 5G 信号实现全覆盖。屋顶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有序推进,城市配电项目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稳步实施。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紧扣“ 两不愁三保障”,探索出“ 六大票子工程”“ 345 农村公路奖补机制”“ 六比六知一线群众工作法” 等一批鲜活经验,于 2018 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4 个贫困乡镇、68 个贫困村、14463 户 56705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荣获“ 云南省扶贫先进集体” 称号,且连续 3 年获得省级成效考核“ 好” 等次。认真落实“ 四个不摘” 的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完成西山村、白云村、山花村 3 个州级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南涧县被列入“ 云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1 年州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核查获得“ 好” 等次。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 河长制”“ 林长制”,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保持优良,2019 年成功入选第五届“ 中国森林氧吧”。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深入实施,国控断面水质监测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元江—红河南涧段、澜沧江南涧段等 4 个河(湖)入选省级“ 美丽河湖”。扎实开展“ 千村万树”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从 2012 年的 58.6%提高到 2021 年的 67.19%,荣获“ 全国绿化模范县” 称号,成功纳入“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命名为“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以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按照“ 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 的思路建设美丽县城,“ 半山半
第 1 页 共 3 页

水满城花、一座公园一座城” 的现代化小城已经形成。先后实施了“ 国家级传统村落”“ 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 等一批项目,探索了“ 集中清运+市场化运营” 的垃圾处理模式、“ 零动力” 污水处理模式等一批南涧经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涧镇向阳村等 5 个村列入“ 国家级传统村落”,无量山镇德安村被评为“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湾东镇岔江村、公郎镇凤岭村被评为“ 省级美丽乡村”。
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持续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三次产业比重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