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有色金属报/2022 年/6 月/7 日/第 001 版
高水平推进高耗能产业低碳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X委书记 会长 葛红林
今年 1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 实现‘ 双碳’ 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应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纵观前一阶段的“ 双碳” 工作,结合自身熟悉的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笔者深切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传统高耗能产业的低碳健康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为政府和企业的“ 双碳” 目标提供了工作遵循。
减排不是减掉高耗能产业,而是促进高耗能产业实现低碳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 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当前,高耗能产业已经成为“ 双碳” 目标的社会焦点。一方面,高耗能产业是耗能大户,即使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一时还改变不了它的高耗能特征,除非发生颠覆性的工艺路线革命;另一方面,高耗能产业又是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的产业,虽然钢铁、铜铝、硅等冶炼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 15%以上。但是,不仅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钢、铝,而且新一代绿色新能源和电子芯片等都离不开铜、镍、硅、钴等有色金属。从前一阶段“ 双碳” 工作来看,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 一刀切” 关停,间断性地造成了高耗能产品价格的飞涨,甚至是供不应求,严重地影响了下游制造业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当前的问题是如何统筹实现高耗能产业降碳和保障经济发展的“ 双目标” 实现。我们要“ 吃一堑、长一智”,进一步科学与理性地认识高耗能产业,特别是涉及囯计民生的高耗能产业的重要性。减排不是减掉高耗能产业,而是要促进高耗能产业走低碳发展道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要加快高耗能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在总量控制下的再优化、再调整、再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全国是‘ 一盘棋’ ,政策措施之间要衔接协调,形成合力,同时要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 双碳’ 行动方案,而不是‘ 齐步走’ ‘ 一刀切’ ”。
就高耗能产业来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般来说,国家项目的投资往往还是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作了优化选择。比如,宝钢选择建在上海,就是考虑了上海的沿海便利、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高耗能产业投资建设的区域竞争,在土地、环保和财政等地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一些区域上了一批不该上的项目,造成了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的严重产能过剩,形成了调整难、搬迁难的尴尬局面。比如,某省的钢铁产量、某省的电解铝产量超过世界任何一国。上面所举的例子,千万不要误认为是赞扬计划经济,而是要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针对高耗能产业的特殊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紧平衡发展之路。当前,要加大对高耗能产业布局的研究、规划和管控,要加快在总量调控下的再优化、再调整、再布局,加快实现先进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加快将项目配置在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的地区,提高清洁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出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一些高耗能项目的审批权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但遗憾的是,出现了审批不严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我们不能再犯“ 事前不防范,事中不监管,事后怪地方” 的过错了。
制定渐变性政策,把握好高耗能产业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