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参考报/2022 年/5 月/30 日/第 006 版国企周刊· 观察
“ 效率之变” 到“ 思维之变”
浙能集团探路国企数字化改革“ 新赛道”
记者 吕昂
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
以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是浙能集团下定决心深化数
字化改革的重点。
围绕数据能量释放,聚焦数据的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机器人搭载可调谐激光测甲烷设备 24 小时不间断开展自主巡检,站场控制系统集工况分析、智能控制、故障综合预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大幅提升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些是浙能天然气运行公司打造智能天然气站场、 融入智慧管网平台的生动场景, 也是浙江省能源集团 (下称“ 浙能集团”)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缩影。
浙能集团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要求,近年来在数字化“ 新赛道” 上持续发力,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引擎,全方位推动企业治理能力提升。该集团开展数字化“ 132” 工程建设,即一个一体化智能数字平台,数字管理、数字生产、数字服务“ 三大应用” 和标准制度体系、网络安全体系“ 两个体系” 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2 年初,浙能集团“ 一网智防” 天然气智慧管网应用作为唯一的国企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在浙江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作为典型应用演示汇报。趁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能集团推动变革“ 一子落、满盘活”。
智慧赋能民生服务运营体系彰显“ 效率之变”
“ 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发现慢、定位难,一直是我们的行业堵点,现在采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新体系,难题迎刃而解。” 在浙能燃气青田公司,“ 燃气安全一网智防” 体系得到基层员工们的好评。这项被列入浙江省数字孪生首批应用试点的项目,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改革初心,落脚人民。近年来,浙能集团聚焦民生强服务、转作风提效率,从细微处不断创新。集团旗下浙能燃气完成客服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集团 1.37 万家工商客户和 120 万家个人客户统一管理,形成了行业领先的城市燃气“ 521” 服务标准,系统内 27 家燃气公司实现统一化优质服务。
浙能集团还开发了国内能源行业首家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业务销售系统,打造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的综合供能服务站零售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加油“ 车牌付”,实现支付方式“ 无感化”,车牌付注册用户超 21 万,日均支付达 7500 笔,显著提升了用户支付体验。
智慧赋能,让浙能集团自身的生产运营体系提质增效。以天然气运行公司为例,其管网多数分布在地形陡、坡度高的地方,不利于巡线工人开展日常工作。如今,随着智慧管网插上“ 安全翅膀”,新系统具有无人机巡检寻线速度快、发现问题快等优势,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
目前,浙能集团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 我们利用无人机一键自主巡查,并与光纤、地质灾害等系统联动,接警后 10 分钟内飞抵现场,已累计飞行 615 架次,排查问题 215 起,实现了空、天、地多维一体化感知。”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浙能集团近年来确立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全面感知、全面互联、全面智能为主
要着眼点,以“ 智能决策、智能设备、智能运行、智能燃料、智能安全、智能仓储、智能档案、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智能培训” 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 人机协调、清洁高效、本质安全、智能决策” 的智能设施。
该集团还建成国内首家包含风电、光伏、水电的新能源远程集控调度中心,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不同容量新能源电站的集中管理,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 “ 电厂机组预警提示更精准了”“ 新能源电站管理更便捷了” ⋯ ⋯ 基层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