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每日经济新闻/2022 年/5 月/9 日/第 006 版每经热评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国企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
每经特约评论员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央视品牌顾问 李光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演化,2022 年或将成为转折之年。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掌握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从国家整体的宏观政策层面, 《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成为新时期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做强市场的重要顶层设计。这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契机,也提出了做优、做远的更高要求。
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重点方向,是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国有企业占有“ 统一”和“ 大” 的先天优势,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趋势下,小散乱市场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关闭,类似中国邮政这样的机构,将承载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畅通流动,会越来越得到加强和保护。
同时为了做大做强国企,必然要求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市场分割。在后疫情时代,为了应对国内外整体环境变化的挑战,应更加大力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层,全面下沉市场,扩大内需,以都市圈为核心,建设更能聚集产业能力和劳动力就业的区域经济,将有助打开消费升级通道。
目前,中国品牌的提升与我国国力的增长还未实现真正同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能树立起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地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面临巨大挑战, 需要中国企业在做大的同时,进一步做强。
尽快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族群。对照《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 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 的发展要求,国企“ 大而不强” “ 全而不优”“ 散而不精” 的情况仍然存在,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与政策,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力、治理先进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
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由消费者来执行最终裁决权。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企业来说,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消费者的选择,而现在消费者的这种选择已是自由的、精明的多样性选择。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起点之一,这就要求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