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铁道建筑报/2022 年/10 月/28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铁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梁栋方
跻身 2022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第 11 位;科学打造“ 8+N” 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行重大专项“ 揭榜挂帅”,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全面推进“ 瘦身健体”,通过社会化改革和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企业实现轻装前行。
改革,是中国铁建破浪前行的动力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国铁建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推进调结构促转型,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点燃打造“ 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的动力引擎。
聚焦主业优化布局促发展
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发展战略也要变。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铁建始终心系“ 国之大者”,紧跟形势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发展潜力。进入“ 十四五”,中国铁建确定“ 建筑为本、相关多元、价值引领、品质卓越,发展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的总体发展战略,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铁建结合“ 十四五” 发展战略和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确立“ 8+N” 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完整的行业产业链,同时,聚焦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明确全系统 8 家重点产业集团和专业公司及 3 家海外产业集团发展定位和主要业务界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中国铁建将重庆投资整体并入昆仑投资;加快推进投资运营板块业务发展,全面梳理整合系统内 21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资源,调整成立轨道运营业务公司,实现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发展。
在中国铁建战略引领下,所属各单位加速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为消除铁路设计业务“ 一枝独大” 的隐患,铁四院确立“ 一业为主,多元协同” 发展战略,逐渐发展为“ 1+N” 业务板块竞相争艳的战略布局,打造多极支撑和强大势能。中铁十四局把握时代脉搏,在各板块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7+N” 新业态,聚焦“ 十大产业链”,推动企业由工程承包商、城市运营商向产业投资商转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央企的责任和使命。
“ 要深度聚焦‘ 双碳’ 战略,以抽水蓄能电站为突破口,全力进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双碳市场。” 2021 年 11 月 8 日,中国铁建召开专题部署会,明确所属 4 家工程局为抽水蓄能先发单位,发力新能源领域。
中铁十一局电务公司以擦亮打响“ 中铁十一局光伏” 品牌为目标,在手握“ 四电” 基本盘不动摇的基础上,全力开拓新能源市场。在珠海,中国铁建港航局为进军海上风电领域,专门成立新能源分公司,在高纬度、远海及复杂水域等区域多点布局⋯⋯
此外,中国铁建还加快智能化、大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成立“ 中国铁建云数据中心”,提供以云服务能力为基础的智慧工地、新基建、运维运营等数据中心服务,综合利用北斗、AI、BIM 等技术,对工程承包、规划勘察设计等产业进行赋能,培育和发展“ 数字工程” 新兴产业。
科技赋能创新跑出加速度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