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学习时报/2022 年/10 月/12 日/第 004 版专题报道
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 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 17 所X委
作为航天央企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 17 所X委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自觉落实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X建工作赋能科研生产经营成效不断显现,先后获评“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各项工作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
坚持强根铸魂,夯实X的建设之“ 基”
X的领导是X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17 所X委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广大X员干部职工一以贯之学理论、强X建、固基础,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持续筑牢理论“ 基石”,是提升X建工作新质效的必然要求。17 所X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坚持“ 第一议题” 制度常态化,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主动将ZZ理论学习和前沿技术学习相结合,每季度至少邀请科技委专家为X委中心组讲授一次前沿科学技术动态,不断提升X委班子的军事需求理解力、技术发展预判力,为X建融入中心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指导各X支部以“ 读书班”和“ 读书沙龙” 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切实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自觉传承红色“ 基因”,是做好X员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一环。17 所X委通过建立“ 讲学研”立体教育模式,持续提升X员教育管理成效。组建由X政主要领导担任团长的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团,用职工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体系宣讲当前国内外形势、上级决策部署和单位改革发展规划等内容,帮助干部职工了解宏观形势、把握上级导向、理解所内安排。突出“ 教育基地生动学”的实地研学模式,组织X员骨干赴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永葆对X忠诚的ZZ底色。坚持整合壮大X建政研工作队伍,深度总结X建工作经验做法,形成多篇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切实把精神内涵和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动力之源。
着力强化X建“ 基准”,是提升基层X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在大抓基层的导向下,坚持通过每季度一次的支部书记例会总结亮点、表扬先进和通报问题,其中既有对先进事迹的肯定,更注重查摆问题差距,真正让对标分析和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同时,积极开展示范X支部选树工作,推进先进支部“ 经验复制”,下大力气破除基层支部X建工作的“ 高度差”。此外,持续改进X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机制,稳步推进专职X支部书记配备和创新开展“ 送学到支部” 活动,提升基层X建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水平,多个X支部获得上级表彰,X的组织建设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聚焦主责主业,铸利航天报国之“ 剑”
作为航天企业的X组织, 17 所X委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推动X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铸就发展“ 长剑”,引领企业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切实发挥好X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引导作用,始终以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坚持聚焦航天强国建设目标,深刻领会“ 强军一流” 的战略要求,参研多型“ 国之重器”,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X委带领广大X员干部职工切实走好“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的“ 第一方阵”,实现营业收入 5 年“ 翻两番” 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营业收入和职工人均收入等位于行业前列,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处于国有企业优秀水平,高起点上持续发展更具韧性。
第 1 页 共 3 页
聚焦锻造创新“ 利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迸发新活力。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推进发展模式从任务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变,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深入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形成四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聚焦智能五大方向,加快推进核心技术储备,引领产品智能赋能和跨域跨代发展,集聚创新资源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积极打造产业“ 阔剑”,布局产业领域拓展取得新成效。着力打造“ 以能力布局前瞻性支撑产业布局,以增量投入联动性激活存量产出” 的能力提升新模式,不断增强智能化研发、规模化生产、高水平管控能力,智能化、高质量、开放型的能力建设基础更加稳固。坚持立足“ 十四五”发展大势,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围绕国家重点扶持、上级重点推进和重点布局的技术领域、产业方向,引导各类资源、条件向规划布局事项倾斜,全面推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