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参考报/2022 年/8 月/22 日/第 005 版国企周刊
国企助力 张江科学城加快崛起
记者 何欣荣 董雪 有之炘
从 1992 年的 17 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 220 平方公里,从地理名词变成科创地标,从园区向城区迈进,三十而立的张江,褪去青涩走向成熟。张江科学城“ 持续进化” 的背后,离不开张江集团等地方国企的助力。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7 月 25 日,聚焦肿瘤、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业益方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家企业的注册地,就是张江科学城。
如果打开科创板企业分布地图,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张江这片“ 高光” 区域。统计显示,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张江企业数量超过 30 家,以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为主,显示出张江企业的“ 硬核” 实力。
30 年来,在张江科学城这片沃土上,先后“ 长出” 了约 2.3 万家企业、1800 家高新技术企业、
179 家外资研发中心,从业人员约 50 万,2021 年企业总营收突破万亿元,呈现年均 1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好收成源自好生态。无论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160 多家市场化创投机构的金融支持,还是“ 张江事、张江办结” 的制度环境,营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的“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张江一直不遗余力。
君实生物、科望医药、和铂医药、之江生物、沛嘉医疗、美迪西⋯⋯经年累月,在上海张江
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涛的记录册中,十几年来入驻药谷平台的企业赫然在目。
“ 君实生物、科望医药都曾在张江药谷平台的 501 房间入驻过,我们私下开玩笑——‘ 501是一块风水宝地’ 。” 姜涛说。
姜涛介绍,该平台联合科学城内的高能级科研机构,比如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等,形成了 1000 多台套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网络资源,初创企业到这个平台上,就可以“ 一站式” 地享受到各种研发资源,有效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来自上海科创办的统计显示,张江科学城现有双创载体 100 家,孵化面积共 80 余万平方米,在孵项目 2500 余个,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 5 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