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惠州日报/2022 年/11 月/2 日/第 002 版要闻
扛重任 迈新程 勇当经济社会发展“ 压舱石”
市国资国企锚定 4000 亿总目标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 冯丽均 通讯员 潘胜利 胡伯威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
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我市国资国企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扛起历史重任,展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 市国资委X委书记、主任叶育强表示,市国资委将紧紧围绕 2025 年实现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突破 4000 亿元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深化国企改革,并紧牵项目建设“ 牛鼻子”,勇当惠州经济社会发展“ 压舱石”,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力量。
实施“ 混改十条” 助国企蝶变
“ 开幕啦,快过来看。” 10 月 16 日上午,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项目工地上,现场作业人员趁着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打开视频,工友们纷纷围了过来,一起收看X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当天,市国资委X委精心组织市国资系统广大X员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聆听大会报告。X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市国资委X委迅速召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在我市国资国企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 我们要准确把握X的二十大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 叶育强表示,市国资委将坚定不移把全市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惠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锻造一支新时代的“ 主力军” 和“ 排头兵”。
叶育强表示, 从央企到省属国企, 再到深圳、 珠海等各地方国企, 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以下简称“ 混改”)已被验证是新时期国企高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全新增长极,今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收官之年,市国资委正全力推动去年出台的“ 混改十条” 专项行动落地生效,让国企蝶变成经济发展的“ 头雁” 和民生担当的“ 压舱石”。
据介绍,目前,市国资委已建立了混改项目库,对企业拟混改项目统一申报入库管理,提升混改项目质量;成立了总规模 100 亿元的惠州市国有企业混改基金,为市属国有企业混改提供融资平台和资金支持;建立“ 战投” 标的库,成立了城投山河机械工程、园区开发建设、能源投资、康养产业投资、智慧大数据公司等一批新企业,并与中信证券、山河智能装备、广东时代中易、九如城公司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拓展冷链物流、园区开发、清洁能源、特色农业、中央厨房、大健康、大数据等新产业板块。
今年 7 月开业的长者照护之家示范项目就是由市属国企惠州市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康养公司”)和我国康养产业的龙头企业九如城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运营,是我市国资国企发力养老事业的首个项目,能满足桥西街道约 2.6 万名长者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多元养老服务需求。康养公司董事长文永清介绍,康养公司通过“ 市场化导向、专业化运营、开放化合作” 的经营思路,正着力打造惠州的地方特色康养品牌,力争用 3~5 年时间成为国内一流的康养产业投资企业。
“ 我们将充分运用混改中的引战、并购、重组、上市等一系列手段,发挥资本乘数效应,打造市属国企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极。” 叶育强介绍, 2022 年力争市属国企入库混改项目 20 宗以上,实施 10 宗以上;到 2025 年底,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资产总额、营收规模、利润总额占市属国有
第 1 页 共 3 页

企业总数的 40%以上,再造一批类似德赛西威、德赛电池、TCL 等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上市公司。
设首个百亿母基金助“ 2+1” 产业发展
2022 年 4 月,惠州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惠州国投”)设立市国惠资本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工作,打造市属国企第一家 GP 品牌;
7 月,设立惠州史上首个百亿级产业投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