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企业报/2022 年/5 月/31 日/第 002 版重磅· 理论
职业院校“ 三全育人” 的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南京大学博士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教授 金正连
目前,我国有职业院校 1.13 万所,在校生超 3000 万人,在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做好职业院校的育人工作意义重大。2017 年中央提出“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照“ 三全育人” 的要求,职业院校还有不少瓶颈和短板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职业院校实施“ 三全育人” 的紧迫性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国的现代化需要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和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技艺精湛、勇于奉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热切期待。社会呼吁职业教育地位的改善。 “ 盖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千百年养成之,非一朝一夕所能返。” 社会大众盼望着能够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的助力。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非常适合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产业工人需要体面的工作。现代工人的工作融入大量的科技含量,他们希望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三)产业对职教人才的海量需求。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 2025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为 3000 万、缺口率为 48%。如此海量的职业教育人才只有依靠职业教育。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再走向智造业强国,其背后都需要有成千上万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力支撑。
二、职业院校“ 三全育人” 的瓶颈与短板(一)外部“ 三度” 瓶颈
1.社会认可度低。黄炎培说:“ 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总之,受职业教育者,非真对于职业抱有最高之信仰而来也。” 民众认为,考取 985/211 高校是光宗耀祖,考取本科也成功,考取高职是失败。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基本到生产一线当工人,干着脏活、累活、苦活,工资待遇也不高。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出国、考研、当公务员。二者对比强烈、反差巨大。
2.政府支持度低。2014 年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求到 2017 年各地高职院校生均拨款不低于 1.2 万元。2018 年,全国仅西藏、北京、青海生均拨款达标,全国有 232 所公办高职院校没有达标。2020 年全国中职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达 17446.93 元,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22407.39 元。2019 年,国家实施“ 双高计划”,每年投入 20 亿元,分给 197 所高职学校。这和一些 985 高校每年拿到几亿元的国家投入、科研经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2021 年清华预算经费317.28 亿元、浙大 228.16 亿元、北大 221.34 亿元)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3.家庭放任度高。按照目前的高考制度,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之前在中学多数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么家庭教育不好,要么自己没有管理好自己,导致成绩落后。进入职业院校后,多数学生延续了自己之前的坏习惯,上网玩游戏、沉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