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企业报/2022 年/5 月/10 日/第 005 版理论· 公司
新时代职业院校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研究
南京大学博士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教授 金正连
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各地劳动教育的实践来看,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汇聚全社会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
第一,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说,培养国民的劳动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说:“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习近平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培养国民的劳动精神对于我们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培养国民的劳动精神对于所有用人单位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培养国民的劳动精神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推动家庭和谐兴旺、成就个人一番事业。
(二)激活各类劳动教育资源的潜在能量
只有全社会都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人们才会在态度上支持劳动教育、行动上身体力行地为之奉献,这样才能激活原来处于休眠状态的社会上的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促进劳动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
构建起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实践证明,单一的劳动教育途径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立体的、多渠道、综合性的教育,才能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路径研究
(一)健全劳动教学体系
1.编写劳动教材, 让劳动教育有 “ 法” 可依。 活页式+扫码拓展式教材是首选编写教材的方式。活页式可以随时添加新内容或者修改原有内容,使之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扫码拓展就是在教材里添加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视频、照片、辅助读物等,为学生提供更鲜活的、拓展性阅读内容。
2.设置劳动课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在“ 五育融合” 理念之下,有学者提出应在其他课程中融入“ 劳育”。此观点甚好,但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大家才能在各自的课程中融入“ 劳育”。
3.融入劳动精神。学校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应当融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学生只要听课就能接受“ 三种精神” 的熏陶,让广大学生“ 融入劳动中,不醉自芬芳”。习近平当年到陕北农村上山下乡,与当地农民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成就了习近平伟人的意志品质。
4.组建劳动师资。劳动专业课教师等不来也要不来,只能是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立足自力更生、就地解决;加强对与劳动教育相近专业教师的培训,随时储备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
(二)营造劳动文化氛围
每年不定期邀请全国劳模、工匠大师、英雄模范、杰出校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