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普洱日报/2022 年/5 月/9 日/第 003 版县区潮讯· 思茅版
春风化雨润心田 凝心聚力谱新篇
——思茅区凝聚“ 四力”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纵深发展
思茅区文明办
近年来,思茅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 的总体要求,结合思茅区实际,发挥引领思想、服务群众、培育文明的积极作用,真正打通了“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建立机制凝聚“ 内动力”
思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县以来,不断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破解工作难题,出台了《思茅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思茅区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推进、有效落地。
打造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思茅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社区X员干部、巾帼标兵、精英律师、女子交警、新时代好少年等优秀群体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的生动鲜活例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打造志愿宣讲团品牌为切入点,精心打造“ 百姓、警花、普法、好少年、连心、巾帼” 6 支志愿宣讲团品牌,创新开展理论宣讲,进一步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探索理论宣讲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让X的理论之声“ 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理论成果惠及广大基层群众。思茅区通商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X总支书记李萍对开展创新普法宣讲的成效感触很深: “ 从前组织居民听宣讲,大家参与度不高,自从创新了宣讲方式,用接地气的案例讲解和穿插文艺宣讲的方法,居民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明显提高了。”
探索农村治理创新模式。思茅区成立村民“ 三治” 委员会,以“ 自治、德治、法治” 为抓手,严格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全面加强村规民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将孝老爱亲、抵制早婚早育、履行义务教育责任等内容结合实际纳入村规民约,全面探索农村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村民自治相融合的村庄治理模式。南屏镇整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X员志愿服务队为引领,充分激发村民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杂物乱堆乱放整治、畜禽粪污清理、粪池粪坑加盖等活动,持续落实“ 四净三包一绿” 责任。率先在村民小组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激发了村民干事热情,除常态化的卫生整治,又开展了“ 美化家园” 行动。通过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垃圾清运保洁制度等,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云仙乡骂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活动载体,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提出“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的文明实践模式,鼓励各村民小组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注重对农村竹匾、砖瓦、废轮胎等各种废弃杂物的再利用,充分发挥创意,进行废旧物品改造,因地制宜打造“ 蔬果庭院”“ 盆景庭院”“ 花样庭院” 等差异化特色精品庭院,有效实现垃圾减量。
创新载体凝聚“ 渗透力”
思茅区积极构建“ 实践中心指导示范、实践所引领督促、实践站创新联动” 的架构体系,激发各类文明实践载体活力,畅通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效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途径。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文化赋能实践载体新动力。南屏镇兰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社区平台搭建者和资源链接者的作用,与新华书店、高校、协会等单位共建共享,整合 1200 平方米现有服务阵地资源打造藏书 14000 余册的兰花书苑,依托阅读分享文化活动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品尝到“ 文化大餐”,在全社会营造“ 爱读书、读好书” 的阅读新风尚。
服务提升实践载体新活力。思茅街道北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出“ 让数据多跑步、群众少跑路” 的服务模式,开发符合社区居民群众需求的微信公众号,居民可以通过公众号了解社区办理的事项及所需材料,办事流程部分材料可实现网上上传,线下活动可以通过线上报名,使居民及时收到社区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信息并报名参与,切实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 我们平时工作比较忙,社区组织了少儿暑期书画培训班,我家一看到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出的通知就给孩子报了名。活动场所就在社区里,安全便捷,我们非常感谢社区的贴心服务。”北郊社区居民苏女士对孩子能够在家门口过上有意义的暑假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为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拓宽志愿服务内容,思茅街道北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盘活社区办公用房,打造法律咨询室、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个体心理治疗、睡眠障碍诊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酒精依赖诊断治疗、中医诊疗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凝聚“ 持久力”
思茅区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批群众
急需、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质量、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X建引领志愿服务项目化。思茅街道滇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服务群众“ 零盲区、零死角、零疏漏” 为目标,推行“ 滇运妈妈”“ 包幢联户管人” 机制,让“ 滇运妈妈” 成为楼幢“ 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