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2 年/4 月/18 日/第 004 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X代会 金昌篇
同心掬得满庭芳
——金昌市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通讯员 孙彩霞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出彩。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
绘就波澜壮阔时代画卷的新征程上,人们需要昂扬前行的精神动力,需要生生不息的道德滋养。
近年来,金昌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牵引,高擎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之旗,生动描绘“ 文明之风日盛,一城温润大爱” 图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社会文明成为新典范,文化自信力显著增强。
美好不期而遇
看得见蓝天,听得到鸟语,闻得到花香,品得到原味⋯⋯在金昌,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清晨、
白天还是夜晚,总能在不经意间与文明、与美好不期而遇。
走在街头,紫金花海、金水湖景区、玫瑰谷景区等市民休闲场所风景宜人;
穿梭街道,一幅幅环境幽雅、邻里和谐、生活幸福的景象映入眼帘;
夜幕降临,沿街商铺楼宇、公园广场流光溢彩;
村庄小镇,新建的农家宅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
“ 高颜值” 的金昌,为市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也持续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早在 2015 年,金昌就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了甘肃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并于 2017 年、2020 年两度蝉联。
近日,中央文明办公布 2021 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金昌市实地测评成绩位居全国第 18 位,全省 8 家参评城市第 1 位。 在中央文明办委托省文明办组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 金昌市综合成绩位列全省三个文明城市第 1 位。
成绩并没有让金昌人停下前行的脚步。在 2020 年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三连冠” 后,金昌市应势谋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作出了 “ 坚定不移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的战略决策, 以加压奋进、勇创一流的勇气和决心,全力开启了文明城市建设新征程。
2021 年 11 月,金昌市第九次X代会更是明确提出了把“ 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作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要工作。全市上下围绕外增“ 颜值”、内练“ 气质”、凝聚“ 合力”,持续夯基础、补短板、促提升,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拓展。
如今,一幅城区环境优美、乡村整洁文明、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图画正在金昌大
地延展。
擦亮幸福底色
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金昌市始终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创建的原则和宗旨,将“ 文明牌” 打成“ 民心牌”,一张张“ 文明答卷” 转变成一项项“ 民生清单”,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创建的成效和进步、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和厚度。
金川区昌荣里社区 34 栋住宅楼修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年久失修,楼道内墙漆脱落、扶手损坏,给住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了解情况后,金川区及时将此问题列入“ 微改造” 项目清单,对 34 栋住宅楼 2.5 万平方米楼道内墙进行粉刷, 维修更换了扶梯和感应灯, 让这些有年头的住宅楼焕然一新。
第 1 页 共 3 页
在位于金昌市金川区杭州路 48 号的杭州路市场南巷,长长的巷道一侧,商户一家挨着一家,街道路面干净整洁,很难找到一片纸屑,也鲜见乱停乱放、延伸占道的现象,整个市场运行秩序良好。
这个在 2006 年建成,拥有针织、水产、果蔬干果、五金日杂等 150 余家商铺的综合市场,曾经也存在管理不顺、车位不足、店外经营、店招店牌破损等诸多问题。
如此大的变化,是金川路街道金芝里社区以打造典范背街小巷为目标,实施停车场建设、修复破损道路、 更换地砖、 加大卫生保洁频次, 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后取得的显著成效。 如今,干净、整洁、有序的巷道环境让商贩和居民赞不绝口。
“ 新增了几个停车场,停车难问题终于缓解了。”“ 老旧小区安装了电梯,真是太方便了。”“ 乱七八糟的‘ 蜘蛛网线’ 终于清理了,小区环境更美观了。”“ 农贸市场变了个样,干净卫生多了。” ⋯⋯越来越多的新变化,让市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而这,只是文明创建成果的一隅。
去年以来,金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陆续开工建设补短板 PPP 项目,一批“ 微改造、小工程”
民生项目有序实施,城市“ 牛皮癣” 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不文明养犬行为越来越少,老旧小区用电改造力度加大,智能充电桩满足了群众日常充电需求⋯⋯
为了确保工作常态长效,金昌还制定出台了《市场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 门前四包” 责任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实施意见》等 10 类机制 40 项制度,建立了《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网格监管办法》《创建文明城市巡查工作制度》《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榜示办法》等工作制度。在全市上下的通力合作和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下,市域治理体系逐渐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金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民生领域支出达到财政总量的 80%,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领域持续发力,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为群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 温暖的民生答卷。
吹拂文明新风
今年 1 月,金川区桂林路街道昌文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正式启动。
走进驿站,便民屋、居民家、文娱室映入眼帘,工具箱、急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