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波日报/2022 年/4 月/19 日/第 A05 版要闻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2 年 4 月 10 日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何小华
过去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 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紧紧围绕建设“ 名城名都”、深化“ 六争攻坚”、实施“ 争先进位” 等重大部署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共有 169 个集体、250 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市检察院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涌现出省优秀共产X员陈永明、省“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詹政洁等一批先进典型。
一、坚持胸怀大局,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依法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34085 人、起诉 74177 人,同比分别下降 41.47%和 21.09%,其中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人数下降 58.91%,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严肃惩处黑恶势力犯罪,依法批捕 1288 人、起诉 2300 人。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依法批捕涉疫犯罪 71 人、起诉 113 人,从严从快办理全国首例假借销售防疫物资诈骗案,以法治维护疫情防控秩序。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立足职能全力保护市场主体,依法起诉合同诈骗、破坏生产经营等侵犯企业权益犯罪 2266 人。用好司法政策稳企业稳预期、保就业保民生,对涉嫌犯罪但情节轻微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依法不批捕 451 人、不起诉 1856 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477 人,有力保护了甬商甬企核心竞争力。
护航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携手宁波舟山港集团设立检察官联络办公室,合力帮助港口企业防控法律风险。针对非法出口烟花爆竹等乱象,牵头江西萍乡、湖南长沙等三省六地检察机关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推进从生产到出口全链条治理。深化港航领域司法协作,起诉走私犯罪 955 人,为锻造硬核力量提供司法保障。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强诉源治理,深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轻微犯罪、初犯偶犯不批捕 8008 人、不起诉 13903 人;对逮捕后可以不继续羁押的,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1535 人,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全面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进罪犯悔过改造,依法对 41431 人提出从宽处罚建议,法院采纳率 98.94%。针对“ 空壳公司” 洗钱、快捷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发出治理类检察建议 516 份,督促相关部门和行业堵塞漏洞。
合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拥护、全面落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反贪、反渎和预防职能转隶。与监察机关共建衔接配合制约机制,对职务犯罪决定逮捕 261 人、起诉 358 人、不起诉 38 人。依法履行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职能,查办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 17 件 30人,有力维护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
二、坚持为民司法,全力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 小案”。重拳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依法起诉 11707 人,坚决斩断伸向老百姓钱袋子的黑手。开展高空抛物、过期外卖、窨井盖“ 吃人” 等专项治理,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 1888 人,守护好老百姓“ 头顶上”“ 舌尖上” 和“ 脚底下” 的安全。
依法及时解决群众信访。全面落实群众信访“ 件件有回复”,实行领导包案、检察长预约接访,妥善办理各类信访 4 万余件。对重复信访开展专项治理,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措
第 1 页 共 3 页
施化解信访积案。对无理缠访闹访的坚决依法终结,决不无原则无底线迁就。
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起诉 1598 人;坚持宽容不纵容,对 1160 名罪行严重的未成年人提起公诉。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全面保护,首创“ 检警一体、检医合作” 一站式办案机制。积极融入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慈溪“ 花季关护”、鄞州“ 七色花” 团队先后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围绕老年人赡养费支付、残障人士维权、农民工讨薪等诉求,积极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帮助讨回公道、伸张正义。依法起诉坑老骗老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犯罪 1622 人,开展消除老年人“ 数字鸿沟” 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针对部分盲道铺设不合理、无障碍公厕不能使用等开展专项监督,让城市有爱无碍。
三、坚持强化监督,全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健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督促侦查机关立案 438 件、撤案 322 件,纠正漏捕、漏诉 830 人。加强刑事审判监督,提出抗诉 242 件,法院已采纳 175 件。加强刑罚执行监督,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全面排查,严防“ 纸面服刑”“ 提钱出狱”。
精准做强民事检察。强化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提出抗诉等监督意见 1023 件;对于不符合监督条件的申诉案件,合力做好息诉罢访工作。以“ 零容忍” 态度推动治理虚假诉讼,依法纠正 369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53 人。加强民事执行监督,针对“ 老赖” 乘飞机、坐高铁等超限消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全面做实行政检察。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依法办结“ 民告官” 诉讼监督案件 274 件。实质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