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检察日报/2022 年/5 月/26 日/第 001 版
既坚守法律威严 又传递检察温情
——记“ 双百政法英模”、广东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王晖
本报记者 韦磊 通讯员 何丽华 曾小慧
面容亲切,说话不疾不徐,眼里时常带着真诚笑意的王晖,让人很难将他与办理重罪案件的
检察官联系起来。
从检 18 年的王晖,现任广东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至今保持着办理的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的纪录。18 年来,他先后被最高检授予“ 守望正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 荣誉称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 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入选 CCTV2021 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今年 1 月又被中央政法委授予 “ 双百政法英模” 荣誉称号。
只有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 王晖骨子里有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儿与深厚的为民情怀。 他常说:
“ 被害人的怨气,检察官有责任化解,人民检察官是把人民放在前面的。”
坚持亲历现场,严防冤错案件
2010 年,王晖被遴选到广东省检察院从事死刑二审检察工作,所办案件性命攸关,不容出现丝毫差错。
一起精神病人被虐杀案,让王晖印象深刻。被害人阿香因身体遭受严重伤害,失血过多而亡。然而,被告人拒不认罪,一审法院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宣告被告人无罪释放。当地检察院提出抗诉后,广东省检察院进行审查。
现场勘查时的惨状不断在王晖脑海中浮现,他决定重返案发现场寻找答案。除了复查物证、与侦查人员交流、走访原审法官,王晖还沿着被告人当天的行动路线,重新走了几遍。 “ 阿香当时坐卧在三个坟头之间,位置较为偏僻,外地人很难在凌晨找到这个地方,现场也没有提取到第三人基因分型。” 对应现场勘查各个点位提取的物证和痕迹,一幅亲历性的画面在他脑海中形成。
然而,除了证明被告人来过现场,还要证明被告人实施了犯罪。王晖说,他在审查案件时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侦查机关提供“ 侦查底片”。这是第一时间进入案发现场或复勘时,从各个角度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执法视频,里面常常隐藏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果然,随着“ 侦查底片” 的播放,案发现场血迹旁的新鲜烟头、芦苇丛中的啤酒瓶碎片和被告人脚上所穿的拖鞋,前两个物证上有被告人 DNA,后一个物证上有被害人 DNA。这些关键物证被一一补强、相互印证,确实充分证实被告人实施了残忍伤害阿香的犯罪行为。检察机关抗诉后,法院终审判决采纳抗诉意见,以故意伤害罪改判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这只是我去过的众多命案现场中的一个。亲历现场,能更直观地感受被害人曾经遭受的巨大不幸,更能激发起追诉犯罪、化解被害人怨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亲历现场有利于审查证据,更好地将犯罪事实和在案证据进行串联和对接,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证据体系,作出相对符合真实情况的司法判断。” 王晖说。
一次次奔走于案发现场的办案经历帮助王晖总结出“ 三亲历两沟通”(检察官在二审阶段办理重大疑难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