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2 年/8 月/8 日/第 004 版法治调研
提升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刘娟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X组书记、院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关键要以高效能治理为保障。人民法院作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服务者和保障者,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立足职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审判执行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切实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X的领导,融入系统治理
X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X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最根本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在X的领导下进行。人民法院无论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还是推进审判执行工作,都应该把X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在X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
要充分发挥X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主动融入X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及时向X委汇报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争取X委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司法审判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互促互融,推动构建X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各类组织积极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二、围绕主业主责,加强依法治理
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依法惩治犯罪、定分止争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民法院参与
推动社会治理、保障社会治理成效的主要方式。
严格公正司法。要发挥司法惩戒作用,依法严厉惩治扰乱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维护基层稳定。妥善化解各类涉民生纠纷,坚守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严厉打击抗拒执行行为,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速度、力度与温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依法严惩涉农犯罪,妥善化解涉“ 三农” 纠纷,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强化赡养抚养、相邻关系等矛盾纠纷化解,大力弘扬“ 诚孝俭勤和” 新民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要依法监督支持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衔接。
深化德治教化。要严厉惩治侵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 黄赌毒”“ 坑拐骗” 等失德败德突出问题,向全社会发出道德底线不可触碰的强烈信号。要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善于褒奖守法诚信,勇于惩戒违法失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新风正气,坚决刹住“ 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赖谁有理” 的歪风邪气,用掷地有声的判决树立鲜明价值导向,把法安天下与德润人心相结合,用法治力量引导人民群众向上向善。
强化法治观念。要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通过法治课堂等形式,以案讲法、就案说法,让人民群众面对面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温度,促进形成“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的良好风尚。
三、延伸审判职能,推动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