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长春日报/2022 年/6 月/30 日/第 006 版本地要闻
为困境企业“ 破” 与“ 救” 提供司法助力
——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陈丽雅 本报通讯员 王琰
近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批准某进出口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至此,这家作为全国仅有的三家具有粮食进出口特许经营权资质和四家可以从事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之一的粮油企业迎来了重生的曙光,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市法院坚持“ 破”“ 立” 并举,聚焦司法公正,围绕ZZ、经济、法治三大维度,用好重整、和解、清算制度功能,助力危困企业“ 司法康复”,促进“ 僵尸企业” 快速出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时代长春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服务振兴发展 妥善审理一系列重大案件
2020 年 12 月 28 日,随着所有债权组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标志着吉林森工集团公司和吉林森工集团财务公司合并重整计划获得通过,两家企业凤凰涅槃、奔赴新生。
吉林森工集团公司位列全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系全国制造业 500 强和吉林省十大企业,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陷入严重的经营和债务危机。
2020 年 5 月、11 月,市法院依法受理了吉林森工集团公司和吉林森工集团财务公司重整案,并于同年 12 月 8 日裁定实质合并重整。该案系市法院系统审结的第一起实质合并重整案件。
为尽快推动企业盘活资产、重获新生,市法院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导向,开通绿色通道,有效降低关联企业破产案件办理成本,仅用时 7 个月高效审结此案。该案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
“ 始终秉持‘ 救’ 的理念,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转危为安是我们永恒的使命和责任”,市法院清算和破产庭负责人梁琳琳法官介绍说。近年来,以吉林森工系列重整案件为代表,市法院严格贯彻相关司法政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功能,有效化解债务危机,让濒临破产的企业“ 破茧重生”,为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民生福祉和助力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加大“ 僵尸企业” 清理力度,仅用时 3 个月就依法将两家“ 僵尸企业” 出清,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强化机制创新 打破影响审判质效的瓶颈
“ 原以为会经年累月、耗时费力,没想到 47 天就有了结果。” 吉林天顺生化科技公司破产清算案的债权人说道。正因为市法院及时出台《关于办理破产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的指引》 ,推动了简易案件在“ 换挡提速” 中“ 提质增效”。
市法院通过信息化赋能打造“ 智慧破产” 新模式。他们自主研发的破产案件信息化平台,链接债务人、债权人、战略投资人等多方主体,实现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审判进度查询等远程线上办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确保了审判工作“ 不停摆”。
“ 积极推行网络拍卖,有助于实现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提高破产处置效率。” 市法院清算和破产庭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