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10 月/16 日/第 004 版欢庆X的二十大
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山东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闫继勇 本报通讯员 马云云
日前,家住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李强民、张淑玲夫妇,因对儿子小山实施家庭暴力,收到一份来自法院的家庭教育指导令,根据家庭教育指导令的要求,他们每周都要去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是山东法院在司法过程中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法院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的全过程,积极探索通过案件审理弘扬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充分发挥司法在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中的作用,演奏出司法护航“ 家国情怀” 的时代乐章。
司法有力量——
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今年 5 月,一起业主状告物业的诉讼在山东省菏泽市的街头巷尾引起热议。菏泽市牡丹区某小区业主购入一台新能源汽车,因安装充电桩问题将物业诉至牡丹区人民法院。牡丹区法院报请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
“ 这起案件在当地属新类型案件,协助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否属于物业服务范畴现有法律未明确规定。 ” 菏泽中院商一庭法官王静娜介绍道。考虑到充电桩的安装使用可能涉及小区公共利益,且类似案件可能逐步增多,该案妥善审理将起到“ 审理一案、指导一片” 的示范效果,菏泽中院决定将该案提级管辖,指导后续类似案件的审理。
小小充电桩引发的案件,就这样从基层法院来到了中级法院,这也成为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
位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山东首例裁定适用提级管辖程序受理的案件。
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源自于从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近年来,山东法院通过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 不断夯实公平正义根基, 努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以公正司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去年 10 月,作为 12 个试点省市之一,山东法院闻令而动,全力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以来,山东法院积极促进各类纠纷分层解决、有效过滤、精准提级,以改革实效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
公正司法,还有赖于健全完善审判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为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山东法院细化院庭长 22 项审判监督管理权责,院长、副院长、庭长的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分别是什么?清单上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除了用制度规范,还实现了以“ 系统” 监督管理。山东法院依托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构建起纵向贯通所有审级程序,横向贯通所有审判节点的监管体系,实现了数据实时汇聚、信息一案到底,可跟踪、可溯源、可倒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公正指数” 的提升体现在办案质效上。2018 年以来,山东法院收案 914.9 万件,结案 904.5万件,平均办案周期由 87.7 天缩短至目前的 57.7 天,主要质效指标持续走在全国法院前列,公正让司法更有力量。
司法有是非——
让清风正气蔚然成风
第 1 页 共 3 页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个案的公正审理,更在于秉持鲜明的是非观,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约束甚至制裁,以公正裁判树立鲜明价值导向,让社会正气充盈、正义彰显。
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徂徕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在办理一起见义勇为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积极通过组织调解、申请见义勇为基金、司法救助等方法,尽最大努力抚慰见义勇为者父母中年丧子的巨大悲痛。
“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