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桂林日报/2022 年/10 月/15 日/第 003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X的二十大
新时代司法为民的“ 桂林实践”
——X的十八大以来桂林法院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苑 通讯员 蒋励 梁语函 黄碧薇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句话不仅悬挂在桂林两级法院办公场所和人民法庭的最显著位置,更是桂林每一位法院干警心中最坚定的行动坐标。
十年来,桂林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回应人民关切,不仅涌现出全国优秀法院秀峰区人民法院、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和第二庭、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邵国庆、全国模范法官曹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也走出了新时代司法为民的“ 桂林实践”。
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百姓平安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
十年来,桂林法院忠实履职,守护一方平安,让更高水平的平安桂林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环节。 十年来,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38589 件,判处罪犯 50380 人。审理的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 2012 年的
272 件 469 人,下降到 2021 年的 57 件 84 人。通过高擎利剑,荡涤罪恶,桂林市多年来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2018 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桂林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黑恶案件 160 件(含指定管辖) ,审结 153 件(含指定管辖) ,受理案件数和结案数排名全区第二,审结中央级督办案件数排名全区第一;黑恶案件罪犯重刑适用率达 30.49%。李佳、李兴勇、邓启祯、汤珏斌等一个个涉黑涉恶的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一个个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团伙被连根拔起。
十年来,桂林法院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全市 18 个法院统一建立专门的家事青少年法庭,建成桂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贯彻“ 教育、感化、挽救” 方针,加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力度,非监禁刑适用率 33.79%,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连续多年下降。
十年来,桂林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与劳动仲裁、交警、工商、妇联等 8 个部门建立诉调对接中心或搭建联合调处平台 95 个。恢复、新建、改建人民法庭 5 个。设立“ 法官服务站” 或“ 法官工作室” 635 个。以“ 一村一法官” 为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 11930 起,让人民群众的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
保护漓江一直是桂林人的责任与使命,它事关发展大结局,也关系到群众利益。 “ 一定要把桂林山水保护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时对桂林的重要嘱托。
十年来,桂林法院始终坚持把漓江司法保护工作牢记在心。据统计,仅 2016 年—2021 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理中央督办的林家洋污染环境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 955 件 1242 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关闭污染资江的小型造纸厂 17 家,还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主导的“ 法治漓江行” 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行动,与市人大、市漓管委联合开展《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协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桂林市委、市政府成立“ 漓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和“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法庭”,集中管辖漓江流域破坏环境资源违法行为的审判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擦亮桂林山清水秀的“ 金字招牌” 贡献司法力量。
第 1 页 共 3 页
站稳人民立场,维护民生权益
“ 人民” 二字重千钧,民生连着民心。
十年来,桂林法院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不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将民生理念贯穿于工作的
全流程各环节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司法救助显温情。2021 年 7 月,在北京读大学的小何收到从 2000 多公里外的桂林中院送来的 4 万元司法救助金,这是因交通事故不幸截瘫的她第五次收到司法救助金。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这样温暖的画面屡见不鲜。2016 年至今,桂林市两级法院依法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 2069.52 万元,向 2694 名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4082.57 万元,切实发挥了司法救助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保障功能,彰显司法关怀,传递司法温暖。2017 年,桂林中院作为全国唯一中级法院代表,在全国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十年来,桂林法院执行工作经历了从传统办案模式到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办案的巨大变革。2016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出“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 号令以来,桂林法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如期实现“ 基本解决执行难” 阶段性目标。为巩固执行成果,桂林法院全面推行智慧执行建设、多部门联合协作、多举措构建高效的执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执行案件质效。十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 218457 件,执结204491 件,到位标的 250.0822 亿元。结案平均用时由 94.2 天缩短至 67.5 天,结案率由 43.4%上升到 80.65%,执行工作实现了“ 升档提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2 年 1 月,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成功。该公司于2021 年 4 月因破产向桂林中院申请预重整。桂林中院从着手预重整工作,到终止重整程序,用时仅 7 个月 5 天,创造了国内上市公司重整的新速度。这是桂林中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桂林市两级法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生动的审判实践、创新的司法服务,朝着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