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2 年/8 月/24 日/第 A06 版挑重担扛重责 建设平安南通
主动融入 能动检察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南通市人民检察院X组书记、检察长 恽爱民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立足职能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统筹“ 打防控建”,凝聚法治“ 最大公约数”,助推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树立办案监督新理念,从“ 被动” 转向“ 能动”。检察机关在传统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往往是被动地受案、办案。要适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必须转变“ 传菜” 式办案思维,积极能动履职,拉长履职链条。把握“ 从ZZ上看” 的标准,能动处理宽与严的辩证关系,不机械对照法条照搬法律,而是充分考虑个案的具体情形和社会大众的心理感受,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当宽则宽,该严则严,通过办案来警示、教育、引领社会法治观念的进步。融合法理情相统一的理念,特别是对一些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偶发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做到少捕慎诉慎押,最大限度减少对立面,促进社会内生稳定。强化如我在诉、情同此心的意识,从厚植X执政的ZZ根基出发,设立“ 江海检爱”慈善基金,运用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手段,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最大限度将矛盾吸附在市域、解决在基层。
二是紧抓信息数据新变量,将“ 治罪” 融入“ 治理”。积极把握“ 万物皆在网” 的时代趋势,发挥大数据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