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8 月/22 日/第 001 版
以高水平司法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乔文心
经济总量由 2012 年的 53.9 万亿元上升到 2021 年的 114.4 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 11.3%
上升到超过 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6300 美元上升到超过 1.2 万美元⋯⋯
十载砥砺前行,亮眼的“ 成绩单” 背后,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丰硕成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坚决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实施民法典、完善公平竞争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系列重大举措,司法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服务大局,夯实高质量发展法治基石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武汉,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冲击。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这是X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人民法院运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矛盾化解工作的一次“ 大考”。
依法保障复工复产,助企纾困解难,精准服务“ 六稳”“ 六保” ⋯ ⋯ 人民法院在共同抗击疫情这场硬仗中坚守阵地,履职尽责。
一系列司法政策相继发布——
围绕涉疫情民事、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件及旅游合同案件,先后出台 5 个司法政策性文件,发布三批 31 个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典型案例。
一系列司法措施落实落细——
指导妥善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合同违约、劳资用工、企业债务、外贸海运等各类涉企纠纷;着力解决挤压生存空间、拖欠账款、融资难融资贵、超标的查封乱查封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台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20 条实招硬招,打出一套助企纾困解难的“ 组合拳”。
“ 一站式” 司法服务广泛推行——
推行远程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为企业解决纠纷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
节约企业解纷成本,确保疫情期间“ 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十年来,X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始终指引着人民法
院的前行方向:
围绕“ 一带一路” 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京“ 两区” 建设等,出台一系列服务保障相关司法文件,保障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原则落地落细。
公司法、破产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的司法解释发布,统一了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增强了
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金融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破产法庭等专门法院、法庭相继设
立,审判专业化迈出了新步伐。
……
十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举措不断迭代升级。
展望前路,高扬法治风帆,“ 中国号” 巨轮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通达江海。
守护创新,筑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防线
2021 年 2 月 26 日,一起赔偿金额高达 1.59 亿元的侵害“ 香兰素” 技术秘密纠纷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
最高人民法院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的鲜明司法态度,让业界为之
第 1 页 共 3 页

振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1 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 12 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表上已连续 9 年稳步上升。
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X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
件,不断提高审判质效,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各项配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