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2 年/10 月/31 日/第 004 版法治调研
聚焦破题攻坚 创新治理实践
蒋华江 重庆市綦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重庆市綦江区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在健全治理体系、夯实治理基础、优化治理方式、破解治理难题等方面持续发力,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在应对疫情、旱情、火情等考验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一、体制上破题,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治格局
社会治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对綦江区来说,要积极构建X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
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
高站位构建组织体系。ZZ引领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先导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綦江区坚持把X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X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全面构建X政主要领导挂帅统筹,12 个专项组牵头推进,59 个责任单位、21 个街镇具体落实的齐抓共管治理格局,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行灵活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
全方位推进社会协同。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具有联系广泛的优势,是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弥补治理资源不足、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等重要功能。綦江区建立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 300 万元群团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大力培育在社会治安、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社会组织,推动承接政府服务事项,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
多渠道深化群众参与。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 要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綦江区拓展参与渠道,搭建居民议事厅、乡里茶谈等平台,创新开展“ 两代表一委员” 进田间进院坝,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二、资源上整合,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在现实中,基层治理面临着治理资源分散、数据信息难以整合、处置应对合力不强等问题。
对此,要整合资源、融合力量、聚合功能,增强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做实平台化联动。綦江区深化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从纵向、横向构建“ X建+网格+互联网” 的实战平台,纵向实行“ 区、镇、村、小组、网格” 全链条联勤联动,横向明确职能部门职责下沉清单,街镇对辖区内各类机构统一指挥、人员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做到协同配合、运转高效。
做细网格化融合。当前,基层网格种类繁多,多网分散运行,导致基层负担重、治理效能低。綦江区坚持“ 多网融合、一体推进”,科学设置基础网格,分类有序整合综治、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形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的管理服务格局,真正做到力量在网格中集聚、信息在网格中共享、矛盾在网格中排查、问题在网格中解决。
做优智能化集成。社会治理智能化是顺应现代科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