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10 月/27 日/第 005 版理论周刊
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以数字变革推动实现更高水
平的公平正义
X的二十大代表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X组书记、院长 张甲天
X的二十大是在全X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通篇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ZZ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现代数字科技已经成为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法治只有充分融合数字科技, 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才能加快建设。山东法院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智慧法院建设,将传统办案流程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了规范化、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化,打造了“ 24 小时在线法院”,必将进一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以理念创新引领机制重塑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
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东法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准确把握司
法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以先进理念推动互联网司法技术不断创新,推动规则和制度深层次变
革,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注入新动能。2018 年以来,通过应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山东
法院审判质效大幅提升, 上诉案件被发改率从 18.9%下降至 8.7%, 平均办案周期从 87.7 天缩短至
57.5 天。
致力于“ 三个服务”。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山东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初衷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通过服务群众诉讼“ 小切口” 带动司法为民“ 大场景”,不断优化和完善诉讼服务系统,让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有信号的地方都能完成网上立案,全审级互通、全节点互联的便民举措,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指尖上的便利” 打破传统诉讼模式对诉讼主体在时空上的限制,切实降低了当事人的出行成本,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明显增强。坚持为法官服务,将传统业务流程改为线上信息流程,全节点无缝式的衔接节省了纸质卷宗的流转时间,集成多种辅助功能,成为法官的“ 智能助理”,系统从处理事务性工作逐步向实体化审判转变,推动构建起符合电子诉讼规则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办案方式,让法官办案质效进一步提升。坚持为监管服务,以“ 节点+时限” 为基础,明确了每一节点的行为事项和办理期限,并以时限为横轴、以行为为纵轴构建起坐标式的监管体系,数据实时汇聚、信息一案到底,可跟踪、可溯源、可倒查,通过节点管控,改变了过去“ 人盯人、人盯案” 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个案进行智能化精准监管。
致力于“ 四个结合”。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山东法院建设智慧法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在理论结合实践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顶层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以人为本谋划科技的发展,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24 小时在线法院” 从设计之初就立足于解决老百姓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立足于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立足于构建符合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管理系统,并在实践中历经四次“ 蝶变”:2018 年推行网上立案让数据先跑起来,建设了智
第 1 页 共 4 页

慧法院 1.0 版;2019 年推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2020 年建立全流程、无纸化、实时在线的网上办案系统,建成智慧法院 2.0 版;2021 年以“ 节点+时限” 为基础强化智慧监管,建成智慧法院 3.0 版;2022 年大力推进案件模块化审理,构建智慧法院 4.0 版。坚持系统建设与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相结合,以“ 查明事实、实质化解、定分止争” 为目标,构建包含证据交换、互联网庭审和裁判文书生成等环节的数字化模块,一以贯之的应用于所有审级程序,努力实现绝大多数案件事实、法律争议在两审之内得到实质性化解。坚持在线运行规则与诉讼法相结合,以诉讼法为基础搭建流程,同时紧密结合人民法院“ 三大在线规则”,确保智慧法院依法应用、有序运转。坚持法律语言与电脑语言相结合,通过对法律语言的挖掘、提取、分析、训练,在不同场景和流程中不断强化人工智能的记忆,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智能审判。
致力于制度创新。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在世界上跻身前列,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中国的制度特点和体制优势是分不开的。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之争,山东作为案件大省,在完成繁重办案任务的同时,全力攻坚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不断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核心竞争力作贡献。“ 24 小时在线法院” 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不是简单实现诉讼方式和审判方式的信息化,而是致力于破除传统诉讼制度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总结并不断完善诉讼规则,对既往诉讼制度予以重塑,构建起符合时代特征的线上诉讼规则。将民事诉讼法的所有流程节点通过系统逐一固定下来,推动法官办案全流程、全节点、无纸化、实时在线。系统已实现跨多部门的一体化办案,与检察院、公安交管、司法行政、鉴定机构、保险行业等多部门完成平台对接和数据贯通,业务逐步通过网上流转,“ 云上” 诉讼规则逐步完善。系统能够推送 21 类案由从立案到判决的文书模板,特别是裁判文书的高准确率生成,为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注入了新动能。
以智能集约推动流程再造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4 小时在线法院” 注重整体效能的发挥,是山东三级法院法官共同参与、自主研发并享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办案系统,通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推动诉讼方式和审判方式全流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为切实解决传统诉讼模式下当事人因手续、材料不全等“ 跑断腿”“ 排队久”“ 磨破嘴” 的现象,推动内网外网共享协同、有线无线互联互通,将信息孤岛集中连片,整合各类平台资源进行标准化作业,实现诉讼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以网上立案为基础,迅速推开各类网上服务,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为统一用户入口,当事人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 移动微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