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法治报/2022 年/10 月/26 日/第 005 版聚焦
为民办实事 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成都市青羊区法院“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创建活动纪实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诗柯
青羊区地处成都千年城市中心、历史文化原点,集聚了全市 30%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金融产业增加值多年位居城区首位。
立足新发展时代,如何聚焦超大城市治理需要,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
新期待,是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不断探索的课题。
今年以来,青羊区法院以“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着力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法律的厚度,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司法释明“ 一站通办” 用心服务群众有温度
“ 谢谢法院帮我解决了立案的问题,这下我母亲的医疗费有着落了。” 今年 3 月,刘某母亲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已花费 20 万余元,肇事者却拒绝垫付费用,于是,刘某一气之下来到青羊区法院起诉立案。情绪激动的刘某未提前准备任何诉讼材料,工作人员将他引导至司法释明中心,安排司法释明专员为其提供诉讼辅导服务。
司法释明专员安抚好刘某的情绪后,耐心倾听其诉求,对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立案的诉状书写、证据收集、立案流程及后续审理流程等作了详细释明,并罗列出他需要准备的诉讼材料,引导其依法立案。
真诚为民办实事,件件落实暖人心。今年以来,青羊区法院持续完善司法释明中心建设,强化诉讼辅导和类案释法,从立案前端提前介入,为群众提供立案、审判、执行“ 一站通办” 的司法释明服务,回应群众关心关切 272 件次,取得服判息诉率达 95%以上的良好成效。
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青羊区法院大力推行诉讼窗口延时、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异地查档等便民措施,高效开展 12368 热线、院长信箱等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专设执行立案“ 一站式” 窗口,自今年 6 月运行以来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 6000 余次,辅助提升“ 查人找物” 工作效率。
“ 青· 单” 指引全面上线 优化营商环境有深度
今年 5 月,中国农业银行青羊支行到青羊区法院座谈交流,青羊区法院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立足金融审判实践,针对诉讼材料准备、证据规范提交、庭前准备、财产保全等事宜为银行精准“ 问诊”,梳理出 20 余条诉讼规范清单指引。
“ 这份指引用表格罗列的方式一对一指出问题、提出规范性建议,为我们提供了‘ 可见、可期、可为’ 的法治保障。” 拿着这份内容详实明了的“ 青· 单” 指引,中国农业银行青羊支行相关负责人赞不绝口。
首份诉讼规范“ 青· 单” 指引发出后,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紧紧围绕专业化法庭的审判优势,陆续向工商银行、浙江民泰银行等发出精准“ 问诊”“ 青· 单”。
“ 2021 年,我院向金融机构开展‘ 一对一清单式指导、面对面互动式交流’ 活动,受到不少好评。 ” 青羊区法院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庭长何玲介绍,为持续推进金融审判改革创新,实现金融案件审理提质增效,金融法庭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专业化法庭建设的新模式,不断归纳、总结、提升,将清单汇聚成了“ 青· 单” 指引。
第 1 页 共 3 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羊区法院正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源源不断地送到企业身边。目
前,标的额在 20 万元以下的(涉企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已纳入快审、快执“ 绿色通道”,最快
10 天办结,高效服务保障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诉调对接定分止争 化解民忧有广度
近日,青羊区法院受理了一起特别的房屋租赁案件,承租人为一名年近九旬的空巢老人,老人的公租房合同到期,但因老人独居且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办理续租手续,出租方联系老人子女无果,无奈之下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腾退房屋,耄耋老人面临居住难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一方面与出租人联系,希望出租人考量老人的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通过释法明理化解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让老人的子女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最后,法官前往老人家中上门调解,组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