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祁连山报/2022 年/10 月/17 日/第 005 版新闻
不忘初心 司法为民
——海北两级法院十年工作综述
X的十八大以来,全州法院在地方X委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上级法院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X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其历次全会精神和地方X委决策部署,坚持服务海北工作大局,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融入地方总体工作大局,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海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十年来,全州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49031 件,审结 47823 件,结案率为 97.54%。 其中,中院受理案件 6040 件,审结 5998 件,结案率为 99.3%。
海北中院先后获得“ 国家级精神文明单位”“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集体” 等荣誉称号,门源法院获得“ 第一届全国法院审判管理优秀业务单位” 荣誉称号,祁连法院获得“ 全国优秀法院” 荣誉称号,刚察法院被授予“ 全国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海晏法院荣获“ 全国法院网络宣传优秀策划奖、优秀作品奖” ,海北中院X组班子连续 11 年被考评为全州优秀领导班子。
X建引领,筑牢忠诚,ZZ建设定位新坐标。全州法院始终把ZZ建设作为统一思想、筑牢忠诚、指导实践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坚持X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做到在思想上坚定认同,ZZ上绝对忠诚,情感上忠心拥戴,行动上紧跟追随,坚决捍卫“ 两个确立” ,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X政法工作条例》,坚决落实X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 以X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 为基点,以“ X小组建在庭上” 为抓手,不断发挥X建引领作用,着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深入开展X内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凝聚了共识、洗礼了思想、筑牢了忠诚,进一步提升了X建品质,定位了ZZ建设新坐标。
依法履职,狠抓主业,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审理刑事案件为抓手,推进平安建设。全州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保障ZZ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州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十年来,全州法院受理刑事案件 5406 件,审结 5353 件,结案率 99.57%。把牢定分止争总原则,以审理民商事案件为依托,维护群众权益。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审判过程中定分止争功能作用,统筹运用调解、审判等司法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高效审判民商事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年来,全州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31069 件,审结 30642 件,结案率 98.63%。扛牢法治建设主责任,以审理行政案件为力点,推动规范执法。主动融入法治建设工作大局,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在行政案件办理中,坚持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并重,力促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逐年提高,2021 年达到 100%。十年来,全州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325 件,审结 317 件,结案率 97.54%。掌牢审判效力主动权,以办结执行案件为突破,坚持末端用力。全州法院执行领域作风得以有效转变,突出问题得到集中整治,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3+1” 核心指标高位运行,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工作震慑力在不断增强,执行效力得到明显提升。十年来,全州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 11482 件,执结案件 10699 件,执结率 93.18%,执行到位金额 20.22 亿元,执行案件年增长率 31.24%。
立足州情,胸怀大局,人民法院体现新担当。十年来,全州法院立足州情实际,紧紧围绕服务全州
第 1 页 共 4 页

中心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开展疫情防控以及积极融入“ 五个海北” 建设、海北“ 243” 发展新格局等全面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服务大局,体现了法院担当。强化职责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全州法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五大发展理念” ,贯彻“ 两山理论” ,牢记“ 国之大者” ,立足“ 三个最大” 省情定位,努力构建多元共治环境资源保护新格局,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专门机构,在祁连法院挂牌成立祁连山生态法庭,在祁连山国家公园 18 个管护站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站。十年来,全州法院共受理各类涉环境资源类案件 445 件,审结 445 件,结案率 100%。 开展联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在“ 十二五” 至“ 十四五” 期间,海北两级法院紧跟国家扶贫政策步伐,严格按照精准扶贫“ 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 总体部署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立足法院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积极发挥联点帮扶作用,择优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11 人,深入一线联点驻村,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 等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年来,海北两级法院为扶贫工作注入帮扶资金 78.26 万元。实现乡镇诉讼服务全覆盖,打通了法院服务基层“ 最后一公里”。立足司法为民实际,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稳妥审理涉“ 三农” 案件 1834 件。主动担责尽责,全力抗击疫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地方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加强ZZ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和依法防控要求,主动承担执行疫情防控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和审判业务两手抓、两不误,疫情期间强化网上办公办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州法院在网上成功立案 5276 件;电子送达 9630 次,已签收 6225 次;网上调解 3787 件,调解成功 2122 件;网上开庭 642 次,确保审判工作正常运行,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全州法院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 6 万元。
强化职能,服务群众,司法为民展现新作为。十年来,全州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落实司法为民,从“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 的为民情怀,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拓宽司法为民便民渠道,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优质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活动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温暖。把立案窗口作为服务通道,让群众在有案必立的诉讼制度中感受到便捷。 自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州法院把立案登记作为落实司法为民理念、推动审判事业进步和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登记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制度机制,深化案件“ 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 改革,充分应用“ 移动微法院”“ 青海网上法院” 及诉讼服务电子平台,提供便利快捷的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等诉讼服务,减轻当事人诉累。十年来,全州法院完成网上立案 6606 件,成功跨域立案 178 件,网上开庭 1560 场次,电子送达 29800 次,网上缴费 6126 件。把解纷机制挺在服务前段,让群众在繁简分流的办案模式中体会到效率。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对诉讼与调解机制的有效对接,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并落实案件“ 繁简分流” 办理工作机制,实现“ 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建立速裁团队,发挥主体功能,运行委派调解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积极作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大大提升了案件审理效率和矛盾化解精度。十年来,全州法院共受理速裁案件 3676 件,审结 3627 件,结案率 98.7%。把巡回审判当成有效载体,让群众在上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