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乌兰察布日报/2023 年/2 月/7 日/第 001 版
凝聚人道力量
书写大爱篇章
——市红十字会奋力谱写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郭奇男
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募捐“ 博爱一日捐” 善款 1047.45 万元(其中市本级 185.46 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达 4.4 万人次, 为困难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 325 例⋯⋯这是 2022 年市红十字会向全市人民交出的答卷。
累累硕果,基于实干。回首 2022 年,市红十字会深入推进X的ZZ建设,认真学习宣传X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召开X建、X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部署会。在市直机关X组织基层X建“ 亮晒比” 创先争优“ 擂台比武” 中获得三等奖,被市委组织部和市直属机关工委评定授予“ 创建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 称号,单位领导班子被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评为“ 2021 年度优秀等次领导班子”,1 名干部被市委命名为“ 担当作为好干部”。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事业“ 十四五” 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及市“ 两会” 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 强基础、抓重点、创品牌、提质效” 为目标,认真抓好《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事业“ 十四五” 发展规划 2021-2025》年度分解任务落实,着力提高人道文化传播、人道资源动员、救灾救助救护、生命关爱、开放共享“ 五大体系” 服务民生能力,不断推动我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多资料+:114]
强化人道文化传播
推动构建大宣传格局
2022 年 5 月 31 日上午,市红十字会携手内蒙古言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集宁言知书店开展“ 情暖童心 人道相伴” 书卡捐赠活动和红十字人道文化传播基地揭牌仪式,捐建“ 红十字爱心图书角”,为我市少年儿童打造了一所享受阅读的乐园。
“ 红十字人道文化传播基地” 是集中展示红十字运动发展历程、传播人道文化、弘扬红十字精神的窗口,也是红十字会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搭建的新平台。
市红十字会利用各旗县市区已建成的 67 个人道文化传播点和 15 处人道文化传播基地,亮出红十字会服务事项,晒出红十字会职责。同时,把中心城区 10 路公交车打造成“ 新时代文明实践号” 博爱专线,为 477 辆新能源公交车全部配置红十字急救箱,通过在车厢内设置新、旧城区应急救护点(角)网络分布图,在车体制作“ 三救三献” 核心业务宣传图,使公交车成为流动的红十字人道文化传播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传播红十字人道文化。
在“ 世界骨髓捐献日” 等重大节日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 三献” 宣传活动。为积极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市红十字会在集宁区植物园建成缅怀纪念与人道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红十字人道文化宣传主题公园。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入库 4541 人份,实现捐献 4 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累计登记 3796 人,年内成功实现人体器官捐献 2 例,及时挽救 4 名患者生命。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广泛凝聚人道力量
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 1267 个基层组织、530 个团体会员单位、88703 名会员、
13 处志愿服务基地、53 支志愿服务队、65 所自治区红十字示范校所,形成覆盖全市的人道资源动员网络体系,使项目筹资能力再上新台阶。
第 1 页 共 2 页
在全区红十字会系统 2022 年志愿服务大赛中,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入围的 4 个项目分别荣获奋进奖、创造奖和启航奖,获奖数位列自治区红十字会系统第一。乌兰察布医专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项目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项目奖并入选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