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宁日报/2023 年/2 月/10 日/第 F01 版
履职行权担使命
[更多资料+ : 114]
实干担当勇作为
——市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盛
出台 13 条人大助力稳投资促消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措施,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创新推出警官、法官、检察官、司法助理员进站点联系代表服务群众活动,帮助基层解决问
题 5000 多个,化解矛盾纠纷 3000 多起;
在全区率先实现监督范围覆盖计划、预算、国资管理、审计等四大领域,8 个部门经济运行数据纳入“ 一张网”,人大财经监督更高质高效;[(更多资料+:114)]
……
2022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紧跟X中央、自治区X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了应有贡献。
把握正确ZZ方向 建设“ 四个机关” 展现新担当
理论上清醒,ZZ上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加强X的全面领导,成立三个专班推动中央、自治区X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细,确保首府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ZZ方向前进。
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将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
要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始终与市委保持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探索有创新、实践有特色、工作有成效。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突出X建引领,加强能力
建设,ZZ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 四个机关” 建设不断加强。
持续巩固拓展X史学习教育成果, 落实基层X建 “ 五基三化” 攻坚年行动要求; 创新开展 “ 支部进站点,联建促发展” 活动,常委会机关 15 个X支部与 16 个新建成站点结对共建、互促发展;扎实开展比学习、以“ 学” 促行,比基础、以“ 创” 促优,比业绩、以“ 实” 促效,比结对、以“ 联” 促亲,比环境、以“ 文” 促宜的“ 五比五促” 特色X建活动,以硬核担当展现了人大机关X员干部的风采。
聚力中心服务大局 以高质效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大局,时时聚焦大局,处处服务大局,方能“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胸怀“ 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向中心聚焦、积极为发展聚力,以高质量的人大工作助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住经济发展“ 牛鼻子”。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展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专项评议,开展议案调查、执法检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审议《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 》。 开展平陆运河重大项目建设、 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 南宁市融入 RCEP情况等专题调研,助力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轴,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看好人民的“ 钱袋子”,摸清国有资产“ 家底”。
聚力推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开展加
快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促进横州市发展六堡茶等议案调查审议;聚力改善民生福祉,对义务教育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114】]
[更多资料+ :114]
“ 双减” 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开展公立医院探索“ 大专科小综合” 发展模式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等专题调研,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从工业到农业,从城市到农村,市人大常委会倾力发展、情系民生,用一个个务实创新的监
督举措,提升民生温度。
着眼社会治理现代化 以法度之尺守护公平正义
立良法,行善治,民之所向。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
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法治南宁、平安南宁高水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