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忻州日报/2023 年/3 月/1 日/第 004 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更多资料+微 信:114]
偏关:提振信心 鼓足干劲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偏关县委宣传部
二〇二二年完美收官
关山浩荡风云劲,大河奔涌新潮起。[(更多资料+:114)]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是X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这一年, 是实施 “ 十四五” 规划关键之年,也是偏关县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踔厉奋发的一年。
这一年,偏关交上的答卷,精彩、厚实、喜人。
——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获省政府批复,偏关成为全省 8 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之一;——全省国家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偏关召开,偏关林草工作得到充分
肯定;
——成功签约总投资约 70 亿元、建设规模 120 万千瓦的万家寨明灯山抽水蓄能电站;——先后被确定为省级“ 农林文旅康养示范县”“ 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连续九次获得省级“ 双拥模范县” 荣誉,窑头乡入选全国“ 一村一品” 示范村镇,偏关老牛湾黄河蛇曲被授牌山西最美地质遗迹;
——成功举办山西省新媒体学会“ 元宇宙+文旅” 论坛。
答卷背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偏关实践”。
一是同心聚力、共克时艰,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2 名县级领导全部下沉包联网格,县乡村三级 2700 余名在职X员全员上阵,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竭尽全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效守卫了偏关阵地,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绿色转型、抢先起跑,全面实现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双跃升。抢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政策叠加期机遇,确立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 三绿战略”,以陈家营数字赋能示范项目为抓手,探索走出了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的发展道路;以万家寨明灯山抽水蓄能电站签约为标志,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以黄河文化公园建设、红门口 4A 景区创建为突破,绿色文旅发展步入“ 快车道”,科学引领走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偏关路径。
三是内外联动、合力突围,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和特优产业双突破。牢固树立“ 项目是第一支撑” 的理念,坚持“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着力谋项目、争投资、严监管,全县项目建设呈现“ 推进快、效益好、带动强” 的良好态势。
四是兜底筑基、巩固衔接,乘势而上致力巩固成果和乡村振兴双发力。围绕“ 五大要求”,压实“ 三级责任”,突出抓好机制衔接、监测帮扶、后续扶持、“ 三保障” 巩固、示范创建、问题整改、项目资产、乡村建设、小额信贷、驻村帮扶“ 十项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巩固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圆满接受省级第三方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接续出台《偏关县贯彻“ 六化” 要求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政策 30 条》,统筹财政资金 1.65 亿元,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 50 个,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近 1 亿元启动楼沟林麝养殖基地、大河湾羊肚菌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高水平打造高家上石会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进乡村振兴全面铺开。
五是社会和谐、人心安定,践行宗旨实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双提升。将“ 防风险、保安全、
第 1 页 共 4 页
护稳定、促发展” 贯穿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过程,高效统筹疫情、发展和安全,平安偏关、法治偏关建设迈上新台阶。连续 4 年来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平安偏关”“ 法治偏关” 建设深入推进。同时残疾人、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进步,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开展,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2023 年奋勇起航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更是偏关向好发展、乘势而上之年。偏关县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市委“ 一个牵引、六大突破” 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两个转型” 战略机遇,以“ 三绿” 战略为抓手,重点在绿色转型、项目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数字偏关、城乡建设、文化强县、民生保障、民主法治、从严治X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实现“ 十提十新”,全力推动偏关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 三绿” 战略全面提速,在产业转型上下功夫,确保取得新突破。一是做优绿色有机农业。通过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杂粮全程机械作业、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完成农业生产托管以及探索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等工作,计划全县一产增加值要达到 6 亿元,一产固投要完成 3.1 亿元。二是做强绿色文旅。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抓好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创新做好“ 食、住、行、游、购、娱” 场景,形成文旅拥抱“ 元宇宙” 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三是做大绿色新能源。积极推进万家寨明灯山 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列为国家中长期规划重点实施项目,推进“ 源网荷储” 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 40 万千瓦偏关光伏项目、晋林风光储能 10 万千瓦项目建设。
——聚焦重点项目全面提效,在项目招商上动脑筋,确保展示新作为。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 放管服” 改革、持续开展“ 市场主体提升年” 活动、持续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企业增总量、上规模、拓市场、提质效。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招商合力,以高质量招商项目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攻坚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引黄入晋工程总干线南干线泵站二期扩机工程、马家山调蓄水库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偏关段以及老牛湾—龙口航运工程建设,推进山西焦煤正仁年产 90 万吨煤矿项目重新开工。四是促进消费升级。持续提升传统消费、不断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五是推进园区创建。依托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和省级农林文旅康养示范县建设,打造“ 绿色康养地、文旅融创地”,重点推进偏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新区建设项目和偏关县黄河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项目建设。
——聚焦乡村振兴全面提标,在有效衔接上出实招,确保迈出新步伐。一是坚定不移守牢底线。持续巩固提升“ 三保障” 成果,加快易地搬迁安置区“ 五好社区” 建设,实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壮骨” 工程。二是聚精会神抓好发展。重点推动种植业良种化、特优化发展,推动养殖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推动精深加工产业标准化、链条化发展。推动建设产业扶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