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114]
东莞日报/2023 年/2 月/22 日/第 A05 版东莞· 时事
[(更多资料+:114)]
凝心铸魂担使命

奋楫扬帆向未来
[更多 资料+ :114]
——2022 年东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赵水平
翻开 2022 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一幕幕火热实践的生动场景在莞邑大地渐次展开、催人奋进——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文化强市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 双万” 城市形象有效传播⋯⋯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ZZ任务,以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为主线,坚持“ 思想引领+文化供给”,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汇聚起“ 双万” 城市千万人口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2022 年,是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有机结合,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引导全市上下筑牢忠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的思想根基。
2022 年 11 月 17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莞邑百姓宣讲” 活动,走进冰荔的“ 出生地” ——厚街镇大迳社区的荔枝园,打通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最后一公里”。荔枝树下,果农们听得格外认真。
这是东莞以百姓视角、百姓话语、百姓情怀,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X的创新理论“ 进群入
圈”“ 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生动缩影。
打开去年上线的“ 学习强国” 东莞学习平台,经常可以看到一幕幕“ 花式” 宣讲的场景:榕树下、荔枝园、稻田里的百姓宣讲接地气,“ 宣讲+文艺”“ 宣讲+展览” 等形式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莞基层一线加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 年,东莞聚焦X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坚持“ 五学联动”“ 六宣齐鸣”,以“ 三防” 织密安全防线,以“ 三建” 壮大主流舆论,推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东莞答卷”等重大主题宣传,围绕市委“ 双统筹”、“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化强市、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建立“ 3+3+32” 东莞融媒集群,升级“ 东莞发布” 官方号,唱响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主旋律,守好意识形态安全“ 南大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文化强市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兴城市兴,文化强城市强。
立足“ 双万” 新起点,东莞开启文化强市建设新征程,坚持以“ 思想引领+文化供给” 为主线,聚焦“ 推进东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双万’ 城市形象有效传播” 两个目标,秉承“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 城市精神,围绕“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城市特色,建设“ 七大文化”,打造“ 四张城市文化名片”,以文化强市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推动东莞在“ 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一年来,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稳步推进,“ 双万” 城市美誉度更高,千万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文化获得感更强——
从高标准完成“ 深调研” 到统筹制定“ 1+8” 政策体系,绘就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新蓝图,锚定发展目标,指明前进方向,明确建设路径;
第 1 页 共 3 页[【更多资料+:114】]
[更多资料+:114]
从“ 火柴盒” 城市艺术 TIME、生态露营节、篮球城市文化节等“ 潮流东莞” 系列文体活动备受热捧,到“ 潮流之都” 频频出圈,“ 潮流东莞” 活力迸发、魅力绽放,市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时尚、活力、进取的城市气质充分彰显;
从《血脉》、《只要祖国需要》、《中国就是中国》(获省“ 五个一工程” 奖)以及《红骆驼》、《回乡记》 (获鲁迅文学奖)等精品佳作迭出,到潮玩、印刷、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高品质文化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从“ 中秋可园” 实景秀惊艳亮相,吸引 500 万海内外网友在线观看,到“ 博物馆之夜”“ 美术馆之夜” 人流如织,打卡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市民休闲生活新时尚。
文化强市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取得累累硕果,正焕发着新的时代光彩。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一年来,东莞坚持向上向善,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