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忻州日报/2023 年/2 月/15 日/第 007 版两会专刊
[更多资料+:114]
五寨: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更多资料+ :180 914]
五寨县委宣传部
二〇二二年——
稳中求进 干在实处 踔厉奋发踏上新征程
2022 年,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五寨县全面贯彻X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目标要求和市委“ 一个牵引、六大突破” 重大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各项社会事业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在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县委统筹谋划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有力地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202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39.58 亿元,同比增长 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7.8 亿元,同比增长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5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5.3 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6.8%、6.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 116 亿元,较年初增加 11 亿元。二是转型升级动力强劲。深入落实“ 两个转型” 重大战略,滚动推进“ 七个一批” 项目建设,杂粮产业园二期、新型科技建材拌合站、平川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康养旅游基地、隆泰公司煤棚、同庆丰煤棚等项目建成投产,省政府批复设立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省级示范区,全县产业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形成。三是乡村振兴全面实施。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 6.1 万亩,种植加工型马铃薯 3 万亩,“ 五寨马铃薯” 地理标志保护项目成功申报。举办了全省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山西五寨夏季康养峰会暨中医药文化研讨会,现代农业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四是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全年投入各类资金 2.08 亿元,实施项目 51 个,资金项目匹配率达 100%。落实脱贫劳动力创业、稳岗等一系列政策,带动全县脱贫劳动力 11165 人就业、 同比增长 10%; 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 13102 元、 同比增长 14%,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五是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政务服务网办率达 99.9%;全年减免退税 19575 万元;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全县各类市场主体达 11424 户、同比增长 30%;该县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先进县,康宇田源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县域发展内力更加强劲、活力持续迸发。六是县城形象全面提升。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大力开展市政建设行动,城乡水、电、路、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与市级云平台实现联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快速推进,县城功能品位持续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七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五寨沟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五寨县为第一批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一,综合指数为 2.79,优良天数比率 91.7%。八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 14.2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79%。投运了第一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定点医院,改造危房 187 座,完成了青少年体育馆主体建设,2 所二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完成群众文化惠民活动 260 场,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3 年——
坚定信心 乘势而上 在富民强县实践中建新功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微 信:114]
[更多资 料+ :114]
[更多资料 + :114]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也是五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蓝佛安同志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 11353” 的总体部署,全力抓好五寨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五寨贡献。
一是强化项目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强投资、稳增长、促转型的主要抓手,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谋划一批产业转型、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白草庄康养中心、晋西北中药材孵化园新建袋泡茶、菊花露生产线、前锋汽贸园、金航报废机动车拆解中心、胡会乡包家湾村生猪养殖场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二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