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西日报/2023 年/2 月/9 日/第 008 版赣州新闻
为创“ 第一等的工作” 凝聚磅礴伟力
——2022 年赣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更多资料 + :114]
赣南红,红色是赣州最亮丽的底色。当年,毛泽东盛赞兴国创造了“ 第一等的工作”。
真理光芒穿越时空,伟大思想指引方向。历史之笔在 2022 年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荡漾着赣州争创新时代“ 第一等的工作” 的昂扬斗志和激情。
这一年,赣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伟大思想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紧围绕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聚焦“ 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实施“ 七大提升”,守正创新、奋勇争先,奋力创造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 第一等的工作”,推动多项工作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国有荣誉,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舆论支持、精神力量。[更多资料+ :114]
打造思想理论高地
凝聚赣州力量
过去一年,赣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加大宣传阐释力度、拓展理论宣讲广度,让真理的光芒闪耀赣南大地。
用理论学习筑牢思想之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落实“ 每月学习日”“ 第一议题” 制度,深化“ 3+X” 模式,带头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在学习中不断升华;干劲,在学习中持续迸发。“ 每月学习日” 等理论学习经验做法入选中宣部案例选编,巡听指导制度获中宣部《X建》 《X委中心组学习》专题刊发介绍。
用理论研究引领实践发展。 “ 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X中央部署、省委工作安排,把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X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赣州新气象新作为。”
X的二十大闭幕不久,赣州高规格组建市委宣讲团,市委常委同志以及 20 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深入基层示范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 33 场,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赣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鲜活宣讲传递精神之光。从X政机关、校园课堂、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理论宣讲热潮持续涌动。长征源宣讲团、“ 山歌老王” 等宣讲队伍发挥各自优势,让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场场宣讲活动释疑解惑、一篇篇理论文章凝聚奋进之力、一项项研究成果推动实践⋯⋯围绕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 85 周年、“ 赣南三整” 95 周年、任弼时与X的建设等主题,赣州先后举办高层次研讨会 4 场,红色研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分别获批立项 15 项、41 项,市级课题立项 1020 项。
思想伟力激荡赣南大地, X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滋润这片红土地, X心民心得到极大凝聚。抢占舆论传播高地
讲好赣州故事[更多资料+:114]
过去一年,赣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紧扣全市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114]
中心工作及重大决策部署,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
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把赣州形象立起来。
重大主题宣传澎湃有力。举行“ 赣州这十年” 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展“ 重大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 走进老区看新貌” 重大宣传战役,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三周年》《振兴发展十周年》等系列专题,生动讲述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好故事。高质量举办“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成就展”,充分展示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催人奋进。
对外宣传好声音持续唱响。在中央主要媒体刊发稿件 1237 篇(条),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刊发稿件 8000 余篇,“ 清明散葬烈士墓迁葬仪式直播” 海内外点击量达到 55 亿次,新浪微博话题“ 苏区振兴十周年 今朝更好看”“ 红色传承看赣州” 阅读量达 1 亿人次,生动展示赣州成就,提升赣州形象。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赣南日报社、赣州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举办市级新闻发布会 132 场。在进博会设立赣州城市会客厅,在深圳文博会设立赣州寻乌馆,全面展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和阳明文化等文化名片。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有力。赣州入选全国首批市级媒体融合试点,市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集团揭牌,“ 赣南红” 客户端装机量突破 100 万。全市媒体原创“ 10 万+” 作品 430 余条,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