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绵阳日报/2023 年/2 月/9 日/第 001 版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奋进力量
[(更多资料+:114)]
——2022 年绵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时光镌刻崭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
2022 年开年之初,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工作, 鼓励媒体曝光 “ 顽疾”,找真问题、拍实镜头、拿硬态度,直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以舆论监督触动城市之“ 变”。
承载着市委的关怀指引,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勇担使命、守正创新,揭开一年非凡历程: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通过小品、歌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X的
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新闻报道,为外界更好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绵阳打开了一扇扇
窗;[更多资料+ : 114]
一条条增“ 颜值” 提“ 气质” 的创新之举,以绣花功夫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让文明风尚激发城市活力⋯⋯[更多资 料+ :114]
2023 年春节前夕,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联动、齐聚石椅羌寨,解码新时代乡村振兴好样子,透过大屏小屏、网上网下,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遍大江南北,温暖直抵人心,激扬起全市上下奋进不息的力量。
一年春华秋实,一年砥砺奋进,记录绵阳发展、促进绵阳变化、讲述绵阳故事⋯⋯全市宣传
思想文化战线以实干为笔,书写精彩答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聚力的号角。这份精彩答卷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X的二十大、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忠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筑牢思想之基 强化理论武装
历史,再一次书写伟大的时刻。2022 年 10 月 22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X的二十大在这里胜利闭幕。
千里之外,绵阳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全市上下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X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确保X的二十大精神在绵阳落地落实。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
神和省第十二次X代会精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等有机结合,掀起学习热潮。
抓住“ 关键少数”,形成“ 头雁效应” ——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制定出台《2022 年全市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安排意见》 《绵阳市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
举旗定向,彰显学习之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学习研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理论著作,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资料+ : 114]
注重生动鲜活,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
绵阳线下线上“ 同频” 发力,掀起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创新理论传播载体形式,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组建市委宣讲团师资库,为各县 (市、 区)、 园区和市级部门提供 “ 菜单式” 宣讲; 成立市委宣讲团、 宣讲分团和绵 YOUN新时代青少年、劳模工匠等特色宣讲队,开展宣讲 7000 余场。
以市委宣讲团为参照,各地纷纷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宣讲团,在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中,把X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 十个明确” 日渐耳熟能详,“ 十四个坚持” 不断入脑入心,“ 十三个方面成就” 日益感同身受。[更多资料 + :114]
在安州区联丰村, 村民们围坐一起, 倾听非遗传承人李诗吉打着金钱板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在游仙区仙鹤镇,院坝会上以“ 小产业” 解说“ 大形势”、以“ 小数据” 解读“ 大政策”,用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真实事例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推动X的创新理论“ 飞入绵阳寻常百姓家”。
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时代强音
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全市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对推动全市新闻舆论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新要求。全市新闻舆论战线用实绩回应期望:从重大主题宣传出新出彩,到直面热点问题有效引导舆论,从媒体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到讲好绵阳故事发出绵阳声音,从广大记者深入基层“ 走转改”,到“ 沾泥土”“ 冒热气” 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凝心,才能更好聚力,事半功倍。
第十届中国 (绵阳) 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期间, 市级媒体策划推出 《科博会· 新奇特》《VO带你看科博》等专栏,多维度呈现绵阳战略性举措、创新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这场延续 10 年的盛会,犹如一扇“ 世界之窗”,世界从这里看绵阳,绵阳从这里看世界。科博会期间,央省主流媒体相继推出相关报道 2000 余篇(条),全网阅读量超 6 亿,绵阳城市“ 发展图景” 和科技文化“ 显性基因” 更加可触、可视、可感,科技城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创新,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市上下士气更加
鼓舞、精神更加振奋,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营造良好氛围。
这一年,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力度和热度,在主题鲜明的专题专栏中呈现。我市充分运用“ 报、网、端、微、屏” 等平台,聚焦X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先后开设“ 喜迎二十大”“ 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 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 等专题专栏 65 个。
力量和干劲,在生动翔实的主题报道中激发。围绕“ 五市战略”,推出《从国宝大熊猫看科技城背后的“ 生态重器”》《三个百亿级项目缘何落户绵阳》等深度报道 400 余篇。
这一年,绵阳故事走上更大舞台。
借势发力美名扬。我市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 三推” 活动,央省主流媒体、社会媒体频频关注,15 个整版宣传、660 余篇专题报道讲述“ 绵阳好故事”、发出“ 绵阳好声音”、展现“ 绵阳好风采”;联动厦门、东莞、苏州三地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