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114]
[更多资 料+ :114]
广西法治日报/2023 年/2 月/23 日/第 B01 版公安周刊
扩线深挖假品牌 集群打击黑作坊
广西公安机关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本报特约记者 莫水土 刘文杰
2022 年以来,广西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保障民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围绕重要节点、重点人群、重点物品等,扩线深挖假冒品牌,集群打击黑作坊,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共破获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 828 起,涉案金额达 8.8 亿元,其中部督案件 6 起,查处涉案嫌疑人 2104 名,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盯重点领域,多渠道收集线索
自治区公安厅X委会专题听取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将“ 昆仑 2022” 专项行动与“ 亮剑 2022· 严打食药环”、夏季治安打击整治“ 百日行动” 一体化推进,调整优化打击知识产权工作组织架构,细化考核办法,主动对接沟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共同抓落实,全面提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能力水平。
广西公安机关紧盯液化气、成品油、农产品、建材以及知名品牌烟酒、保健品、服装、化妆品、药品、日用品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依托广西公安大情报平台,推进大数据赋能建设运用,开展监测预警、线索排查、立案研判等工作,将侦查关口前移,主动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研判线索 30 余条,转化战果 100 余个,为精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提供靶向指引。
广西公安机关积极打造“ 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主动深入企业、工厂收集案件线索,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办案部门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直接向群众征集身边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线索,构建群防群治大格局。
打源头端窝点,扩线深挖假品牌
广西公安机关按照“ 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 的目标,聚焦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重点打击“ 假药劣药” 犯罪,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制售假药劣药“ 黑作坊”,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重点专项攻坚。
2022 年初,凭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边境辖区弄怀边贸城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某商店储存有标示“ 安宫牛黄丸”“ 同仁牛黄清心丸” 等字样的已包装好和未包装的假药丸,经物价部门认定市场总价近 780 万元。后该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凭祥市公安局在崇左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指导下组成专案组,主动与检察院、市场监管局会商沟通,实施“ 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公安机关加大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力度,查清该团伙的犯罪事实,并对制造假药的原材料来源进行追查,对假药销售、消费人群等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在自治区公安厅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专案组全链条捣毁了这个特大制售假知名中成药的团伙,捣毁制假药窝点 4 处,抓获产销供全链条犯罪嫌疑人 12 名,缴获价值 2000 余万元的假药,以及制造假药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包装盒一批。
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以“ 农资化肥” 为重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种子、农药、化肥等农民急需必备物资,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