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3 年/3 月/16 日/第 003 版评论
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中国财务管理协会副会长 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连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ZZ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个“ 敢” 应时而提,导向鲜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聚焦“ 敢” 字、突出“ 敢” 字,就是实干为要,呼唤勇毅,鼓励闯劲,激励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等主要预期目标,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吹响的“ 进军号角”。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没有捷径,实干为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我国也正处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提出四个“ 敢”,就是引导全社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就是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地方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创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聚全社会一心一意促发展、百折不挠向复兴的澎湃动力。
让干部敢为,就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包容机制,引导干部能上能下,敢作敢为,善作善为;让地方敢闯,就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地方进行自下而上的试点探索,打破常规敢于尝鲜;让企业敢干,就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利益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让群众敢首创,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大力营造创新氛围,不断完善创新体系,让创新的活力在全社会不断涌动。
要把“ 敢” 字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躺平不可行,躺赢不可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敢想敢干才能把发展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坚决摒弃“ 从上到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从下到上,层层注水,水到渠成”,有效破除“ 内卷”“ 躺平” 倾向,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担当、善作为、察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