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3 年/3 月/6 日/第 019 版创新园区
襄阳高新区:踔厉奋发聚合力 笃行实干启新程
王懿 陆定琴 本报记者 邓淑华 特约通讯员 辜昌玉
面对经济下行与多重因素的影响,襄阳高新区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68 亿元,同比增长 6.4%,总量、增幅均位居襄阳市第一。步入全新的 2023年,襄阳高新区将以更大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以更高标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大魄力推动改革开放、以更强决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襄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做出高新贡献、展现高新担当。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 月 3 日,襄阳高新区奋进“ 实干年”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成绩,科学研判形势,部署 2023 年经济工作任务。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容易、极富成效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与多重因素的影响,襄阳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68 亿元,同比增长 6.4%,总量、增幅均位居襄阳市第一,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步入全新的 2023 年,“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是这一年的政策导向,稳增长更是位居“ 三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首位。襄阳高新区抢抓机遇、实干笃行,定下了 2023 年全新工作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DP)同比增长 8%;外贸出口同比增长 16%。
“ 我们将以更大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以更高标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大魄力推动改革开放、以更强决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襄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做出高新贡献、展现高新担当。 ” 襄阳市委常委、襄阳高新区X工委书记伍义兵表示。
接力追梦,不负韶华。今天的襄阳高新区,正在经济增长上扛大旗,在产业发展上走前列,在改革创新上作示范,在营商环境上出真章,在民生改善上下硬功,在破解难题上强攻坚,在坚守底线上不含糊,发动和依靠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
回首篇
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
襄阳高新区,因改革而生、由创新而强。过去的一年,这里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奋进步伐日
益稳健。
在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这里率先开发了国内首套全系列正负 400 千伏至正负1100 千伏直流线路避雷器,其中直流线路避雷器属于国际首创;在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航空旅客座椅,作为该行业首家同时满足防护头部损伤和颈部损伤的航空座椅,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生产线,一辆辆天籁、楼兰、英菲尼迪等整车有条不紊组装下线⋯⋯
2022 年,襄阳高新区继续扛起“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的国之重任,上下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的强大合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过去的一年,是襄阳高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有效投资持续发力、外向型经济高地加快形
成的重要一年。
2022 年,襄阳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3516 亿元,同比增长 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0.3%;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等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稳” 的基础更加牢固,“ 进” 的势头更强劲,在襄阳市经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济发展中彰显了高新担当。
这一年,襄阳高新区签约项目 115 个,总投资额 588.24 亿元,东风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东风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57 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尤其是投资 100 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向外界展示了“ 襄阳速度、高新速度”。
襄阳综合保税区于 2022 年 9 月 22 日正式封关运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新增 9 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湖北省推广,总数达到 80 项;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公布的“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排名中,襄阳自贸片区连续 3 年位居内陆地级市片区第一;“ 一网统管” 硬件标准和体制机制、机构功能整合走在襄阳市前列;襄阳铁路物流基地开工建设,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正在形成。
过去的一年,也是襄阳高新区产业能级加速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
可贵一年。
襄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10 条制造业产业链加快建设,以汽车产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支柱的“ 一个龙头、六大支柱” 产业底盘更加牢固。2022 年 8 月,襄阳高新区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示范园区,该示范区全国 4 家,湖北省仅此 1 家。
襄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 500 家,达到 554 家,占襄阳市近一半;航空航天产业入选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襄阳科技城二期投入运营,隆中创客空间成为当年襄阳市唯一获批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襄阳高新区成功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襄阳专场赛,创新开展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
这一年,襄阳高新区顶住财政压力,兑现惠企资金 9.2 亿元,新增减免及退税金额达 11.8 亿元;率先在襄阳市完成基层政务服务“ 多网合一” 工程,“ 最多跑一次” 比率达到 99%,襄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平行推进工作法“ 三赋码”(监督码、宣传码、实施码),让服务与监督同步,让企业轻装上阵。
过去的一年,还是襄阳高新区全力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持
续提升的暖心一年。
2022 年,襄阳高新区扎实推动 15 件民生实事,新建普惠性幼儿园 2 所,增加学位 420 个;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大桥小学改扩建工程完工,高新四小新建项目扎实推进;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57 个,覆盖率达到 95%。
襄阳高新区“ 红色驿站” 扩面提质赋能增效全面铺开,“ 公交自助服务站”“ 零工驿站”“ 爱心驿站”“ 24 小时政务服务站” 等服务功能的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居民安全感不断增强。
展望篇
更大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2023 年,是全面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襄阳都市圈建设全面发力的关键之年,更是襄阳高新区加快推进“ 五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引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营商环境样板区、社会治理和谐区)建设的攻坚之年。
作为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引擎、火车头、主支撑”,按照规划,2023 年襄阳高新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DP)同比增长 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7%。同时,襄阳高新区将完成襄阳市政府下达的居民收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深化改革等各项目标任务。
襄阳高新区还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开展链式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招引项目 120 个,总投资额达到 650 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95 个,其中 5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