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电子报/2023 年/4 月/25 日/第 002 版要闻
工信部解读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热点
本报记者 徐恒
热点一:工业经济
记者:请问,如何看待目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
长?
赵志国:第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增速高于 2022 年第四季度 0.3 个百分点,总体企稳回升。从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化纤行业生产由前两个月同比下降转为增长,有色金属、建材、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增速较前两个月加快。从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生产进一步恢复,工业增加值规模排前十的大省中,第一季度有 6 个省份工业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广东、浙江回升势头较好,第一季度两省均实现正增长。从重点产品看,粗钢、发电机组、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6.1%、7.5%、8.4%。塑料制品、箱包、通用机械设备、汽车等产品出口仍有优势,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落实落细稳增长政策举措,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持续加强政策供给。抓实抓细部省协作、部门协同,支持工业大省当好顶梁柱,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凝聚工业稳增长合力。
二是推动出口保稳提质。巩固优势产品出口势头,加大对制造业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稳外贸政策举措,努力稳定工业产品出口。
三是促进内需加快恢复。深入推进消费品、原材料“ 三品” 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等活动,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以高质量供给促进消费。压茬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 十四五” 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四是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 5、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点。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落实落细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强涉企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发展。
热点二:产融合作
记者:近日,工信部举办了首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为产业界和金融界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合
作桥梁。请问,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产融合作?
赵志国:工信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积极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
我们在全国 51 个试点城市开展产融合作创新实践,持续优化融资环境和产融生态。与 21 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创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目前已入驻优质工信领域的企业近 19 万家,金融和投资机构 1500 多家,助企融资 5136.2 亿元。平台作为主要的渠道,支撑人民银行“ 科技创新再贷款” 等政策工具落地,已累计支持 4100 多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融资规模超过了 2700 亿元。同时,为推动“ 科技—产业—金融” 良性循环,我们会同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实施“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专项试点,共同探索成果转移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第 1 页 共 5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型工业化是高端、 智能、 绿色相互支撑的工业化, 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工业化, 是 “ 四个现代化” 同步发展的工业化,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这为产融合作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产融合作,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总结经验,切实把首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取得的系列成果转化好、运用好,推动产融合作走实走深。二是深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金融的结合点,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效协同。三是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补短、锻长、强基,紧抓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企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汇聚金融资源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领域。
热点三:汽车消费
记者:请问,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
陶青:按照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信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现况,研究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挖掘消费潜力,营造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 年,我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地方出台增加限购城市汽车牌照指标、发放购车补贴等促消费措施,多措并举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年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3.4%和 2.1%,为宏观经济恢复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 年以来,我国汽车整体市场目前虽然较为低迷,但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1—3 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65 万辆和 158.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7.7%和 26.2%。
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稳定汽车消费、扩大内需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抓好现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完善“ 双积分” 管理办法,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指导地方政府在制定促消费政策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持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热点四:信息通信
记者:第一季度信息通信业整体实现了较快增长。请问,我们这个较快增长中具体有哪些亮
点和成效?
赵志国:第一季度,我部认真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动力更足,行业发展步伐稳健。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 4.8 个百分点,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第一季度累计完成 4252 亿元,同比增长 7.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18%,行业运行整体向好。
二是基础更牢,网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截至 3 月底,我国累计建成 5 基站超过 264 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超过 1793 万个,实现“ 市市通千兆”“ 县县通5”。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 30%。IPv6 发展不断深化。IPv6 从“ 能用” 到“ 好用”,移动网络 IPv6 流量首次超过了 IPv4流量,占比超过 50%,迎来了 IPv6 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三是应用更广,高速业务加快普及。连接规模持续增长,截至 3 月底,我国 5 移动电话用户 6.2 亿户,千兆光网用户突破 1 亿户,移动物联网用户达 19.84 亿户,“ 物” 连接数占比提升至
53.8%,万物互联的基础稳步夯实。融合应用走深走实,5 应用已覆盖 52 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 5 和千兆光网“ 双千兆” 网络应用案例数超过 5 万个,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
四是体验更好,用户服务普惠共享。电信普遍服务纵深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持
第 2 页 共 5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续提升,5 网络向农村拓展,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用户获得感不断改善,第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的下载速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 59.9%和 15.1%,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信息无障碍能力持续增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指导一批主流常用的网站和手机 APP 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
下一步,我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
供坚实支撑。
一是夯实数字设施底座。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进 “ 宽带边疆”、千兆光网“ 追光行动”、中小城市云网强基建设、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一体化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 6、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攻克一批“ 卡脖子” 关键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深化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推进 5、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记者: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请
介绍一下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后续还有哪些工作?
赵志国: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信息通信优质供给大幅提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入。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