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平顶山日报/2023 年/7 月/14 日/第 008 版高新区
“ 产才融合” 跑出高质量发展“ 新速度”
——高新区大力实施“ 人才强区” 战略综述
本报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马旭歌
7 月 5 日下午,平顶山市“ 万名学子进千企,百家企业进校园” 融合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平顶山学院举行。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二级调研员唐巍巍围绕聚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为广大青年打造高品质就业平台;开展“ 百名博士进高新,百家企业进高校” 双百活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积极开发“ 科研助理岗”,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个方面作典型发言。唐巍巍表示,经过
30 年的发展,高新区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是青年干事创业的“ 原创地”,是未来可期的“ 科创高地”,诚邀有志青年投入到平顶山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中来,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突出“ 三聚” 引领,打造高品质就业平台
聚力创新主体,吸引青年人才。高新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推行“ 企业创新积分制”,引导金融“ 活水” 精准流向优秀科技企业,建立双轨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主要经济指标和创新指标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体制机制改革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 15 家增至 82 家, 增长了 447%, 全市占比 25.8%;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 22 家增至 156 家, 增长了 609%,全市占比 30.8%;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由 21 家增至 91 家,增长了 333%;省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增长了 150%,全市占比 45.5%;今年,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和“ 瞪羚” 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瞪羚企业一次性新增 6 家,以上优质企业、创新平台、载体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聚焦产业发展,推动产才融合。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高新区始终聚焦主导产业,以人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汇聚一流人才,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和“ 归根工程”,坚持项目为王,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神马尼龙化工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平高集团、美国伊顿公司为龙头的特高压、中低压电气装备产业集群,以平煤隆基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下一步,高新区将不断突破机制障碍,聚焦创新主体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完善服务体系繁荣创新生态,让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相互成就。
聚焦见习基地建设,促就业达共赢。高新区与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