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滁州日报/2023 年/9 月/21 日/第 006 版放歌希望田野 唱响发展强音
踏歌奋进逐浪高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滁州经开区管委会
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 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 一台台机组高速运转, 一家家企业投产达效⋯⋯初秋时节,走进滁州经开区,一步一个惊喜,一地一份触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繁忙奋战的项目建设者⋯⋯汇集成一股跨越发展的汹涌大潮,释放出发展争先、项目争速、服务争优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坚持“ 项目立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环境优区” 战略不动摇,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区经济运行提质增效,城市建设更加精致,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一份亮丽的高分答卷。今年上半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9%;1—7 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9%。
树牢项目为王 打造发展“ 新引擎”
今年 1 月 29 日,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滁州经开区隆重举行。当天,滁州经开区参加集中开工项目 11 个、总投资 138 亿元,项目类型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健康食品、先进制造等领域,带头吹响了持续推进“ 一改两为”、强力攻坚“ 双招双引” 的冲锋号角。
产业为先,项目为王。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树牢“ 项目为王” 理念,坚定把“ 双招双引” 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打出招大引强新攻势,奋力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园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世界 500 强、中国 500强、上市公司、外资企业、行业“ 独角兽” 等企业持续发力、高位推进,X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率先抓、主动谈、带头找项目,县干招商小组与各部门踊跃行动。今年 1—7 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0 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5%。其中,百亿级项目 1 个,30 亿元以上 2 个,10-30 亿元 3个,协议总投资达 284.1 亿元;世界 500 强项目 1 个,国内 500 强项目 2 个,上市公司项目 9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项目 19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9 个,高质量项目占比 96.6%。园区把构建更完善的主导产业链作为重要目标,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注重“ 龙头+配套” 的组合,百亿级项目相继加速落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顺利签约并开工建设、国智新能源年产 20Wh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东方日升年产 10W(N 型 TOPCon)电池及金属边框项目建成投产,一批汽车零部件、光伏材料等产业链项目正在紧密对接洽谈中。
一个个头部企业竞相入园,一批批优质项目花落经开,一支支创新团队策马奔腾⋯⋯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发展景象,让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洼地、产业高地、人才福地。截至目前,园区形成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招大商、大招商,产业集群效应日渐凸显,四大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达 83%,产业链项目占比达 93.3%。
聚力科技创新 抢占发展新高地
深入实施智汇滁州人才培育工程,在安徽工程大学设立园区首家驻高校人才工作站;滁州职
业技术学院、滁州资城科创云谷、苏皖数字产业研究院三方共建的“ 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正式揭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牌;培育通用生物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家;园区获批省级新产品 3 件,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70 余家,技术交易成交额 16 亿元⋯⋯滁州经开区始终将“ 创新” 底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出台创新政策,搭建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支撑等举措,聚焦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167 家;拥有创新平台 154 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 3 个,省级 70 个。
聚集数字赋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按照分行业、分区域、选龙头、树典型、重引导、全覆盖思路,推动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设。今年以来,推荐 5 家企业申报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等项目,获批奖补资金 2000 余万元。累计推荐 40 家企业享受数字化诊断服务、177 家中小微企业享受免审即享中小微企业软件服务包服务。持续推进“ 千亿技改、千企升级” 行动计划,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动机器换人,全力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截至目前,累计拥有智能工厂 14 家,其中省级 6 家;拥有数字化车间 79 个,其中省级 28 个。
聚焦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高企培育行动,深度挖掘园区内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梯次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较上年增长 17%,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 52%。今年以来园区获批省级新产品 3 件,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117 家,技术交易成交额 16 亿元。推动企业技术提升,引导中小企业走上“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的“ 专精特新” 发展之路。目前,园区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 95 家,其中省级以上 60 家。
聚焦人才建设,培育产业创新力量。聚焦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引入创新创业团队 20 余个,产业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100余名。深入实施“ 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累计推荐 4 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企业家高端培训。修订《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 ,鼓励引进高端人才,累计兑现资金 700 万元。用好“ 揭榜挂帅” 机制,链接院校资源,落实技术难题,推动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市委组织部牵头举办的“ 智汇滁州· 会客虹桥” 揭榜挂帅活动中,园区 5 家企业提出需求,惠科在大尺寸显示屏绑定国产化项目揭榜金额 3000 万元,榜单中金额最高。
突出环境优化 开辟发展新赛道
“ 快”,是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挺对滁州经开区光伏产业的深刻印象。“ 2018 年刚来的时候, 滁州经开区的光伏企业还是一片空白, 我们是第一家落户这里的光伏企业。产值和营收逐年攀升,已连续三年产值突破百亿元。2022 年实现产值 2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 60%。” 王挺表示,基于滁州经开区的优越营商环境,隆基于 2023 年初追增投资第四期新建年产 10W 新型组件项目,四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可达到 23W 及以上。
但在“ 快” 的背后,真正让隆基光伏人津津乐道和心悦诚服的,是滁州经开区打造的“ 亭满意· 经常来” 营商环境品牌。今年以来,园区坚持“ 一改两为”,从项目洽谈到项目生成落地,从项目开工生产到投产达效,从发展壮大到提档升级,全过程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