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3 年/8 月/14 日/第 008 版创新园区
西安高新区:“ 四个高新” 创强劲跨越之势
本报记者 李争粉
实现生产总值(DP)1614.72 亿元,同比增长 8.4%,经济总量分别占到陕西省的 10.4%、西安市的 28.8%⋯⋯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目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这组数据,不仅生动诠释了西安高新区“ 四个高新” 建设的跨越之势,也成为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韧劲的最新注解。
产业底盘“ 稳”
“ 实力高新” 动力强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先进制造业走势稳健,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 1743.4 亿元、同比增长 19.8%,西安市占比达 5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 20.7%,高于西安市 11.7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8.1%、11.2%,占西安市比重分别达到 43.8%、37.5%,经济发展质效双升,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 令人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48.6%,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 36.85 万辆,同比增长 23%,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域产业的核心引擎。”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今年 1-5 月,西安高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510.12 亿元,同比增
长 3.4%,科研服务业恢复向好。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9%,增幅较
去年同期加快 7.8 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17.5 个百分点,行业占比达到
20.5%。
此外,金融服务业也是西安高新区上半年 DP 增速正向拉动的强劲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引进 4 家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拉动 DP 增长约 1 个百分点,对 DP 的贡献率达到了 12%,占 DP 比重高达 12.2%。
支柱产业稳稳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众多高精尖产业项目源源不断的输入。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继续树牢“ 以项目论英雄” 的鲜明导向,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数据显示,2023 年,西安高新区实施重点在建项目 494 个。其中,产业项目 157 个(百亿级项目 5 个) 、投资占比超过 40%。纳入陕西省重点项目 49 个,总投资约 1800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436 亿元、同比增长 28%;西安市重点项目 166 个,总投资 482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949 亿元、西安市占比 19%。
不断优化提升的政务服务能级也为“ 实力高新” 提供了“ 软” 支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全力推动退税、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精准落实,以真金白银积极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累计为 4000 余家市场主体兑现“ 三次创业” 惠企资金超过 4 亿元,累计为 1000 余家企业兑付“ 免申即享” 等政策资金 1.62 亿元,并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和缓缴政策共 6.18 亿元,惠及区内企业 3 万余户。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持续提速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完成低风险项目“ 告知承诺制” 审批项目 36 件,一般风险项目“ 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 156 件,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生产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基地项目拿地到动工 10 日办结,重点项目落地跑出“ 高新加速度”。
截至 7 月 24 日,西安高新区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 14788 户,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跃过 20 万户大关,达到 200122 户。
“ 今年下半年,西安高新区将继续在稳增长、外引内培、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陕西省‘ 三个年’ 活动和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全面推动‘ 实力高新’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西安高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活力“ 足”
“ 科创高新” 优势扬
维度生物牵头研发的全国首款“ SM 匹配式胸腰椎人工椎体” 正式获批上市;北斗金箭研发的空陆两栖双足轮多模式行走飞行仿生机器人,斩获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国际无人系统设计大奖”;法士特集团等单位参与完成的“ 特种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 720 亿元,科创成果接连涌现。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35 项,拥有近 40 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超过 800 项。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今年上半年, 西安高新区科创主体规模不断扩容, 送审高新技术企业 456家,储备企业达 400 家;推进 3383 家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工作,高企、科小申报数量在西安市占比均超过 40%。企业上市方面,新通药物、爱科赛博、万德能源 3 家企业上市过会,储备各类拟上市后备企业 195 家。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人才资源规模突破 90 万,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 143名、省级人才 146 名、市级人才 5 万多名(高层次人才 280 名) 、区级硬科技人才超过 1 万名,科创人才队伍稳步扩大。
“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紧抓‘ 双中心’ 核心区建设机遇,不断推进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丝路科学城为承载,出政策、拿方案、设基金,举行“ 双中心” 核心区启动建设仪式,落地总投资 39.09 亿元的 20 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项目。争取国开行 50 亿元政策性贷款落地,这是目前国内科学城建设中,单笔周期最长的大额政策性融资贷款,将为西安科学园集中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西安高新区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做优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围绕“ 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 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实施 39 个 科创高新项目,持续推进先进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硬科技社区二期、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成运行;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主体施工。西安高新区已聚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西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 210家,其中国家级 62 个,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 146 个。
此外,多措并举、借智借力,做优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推进政策、金融、人才和技术互乘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