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参考报/2023 年/4 月/3 日/第 005 版国企周刊
一家濒临绝境的东北老国企何以脱困重生
记者 梁冬 张涛
从亏损近 3 亿元到扭亏为盈,被誉为“ 中国空冷器的摇篮” 的老牌国企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哈空调”)近年来走出了一条破茧成蝶的破冰之路。而这家有着 70 年历史,一度曾濒临绝境的东北老国企何以能脱困重生?
坚守主业 填补国内空白 50 多项
自 1952 年建厂以来,哈空调在我国空冷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征途上制造过无数首台首套空冷设备,填补了 50 多项国内空白,被誉为“ 中国空冷器的摇篮”,“ 四季牌” 的品牌影响力在我国空冷及相关配套行业中举足轻重。
2005 年进厂的程磊见证了哈空调的发展。“ 最早的焊接活儿都要靠手工操作,后来通过技术革新,车间开始将单丝埋弧自动焊和双丝埋弧自动焊应用到焊接中,现在普遍应用的高能电子束焊接技术更是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程磊说。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哈空调依靠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开始涉足核电空调设备的研制。199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核级空气处理机,产品首次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确立了企业在国内核空调行业的领先地位。之后,哈空调陆续为秦山核电、台山核电(EPR)、三门核电和海阳核电等项目交付核电空调产品,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制造经验,为后来参与核小堆项目供货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空调X委书记、 董事长田大鹏告诉记者, 哈空调拥有 “ 国家级能源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现有人员 102 人,其中特级专家 1 人、高级专家 4 人、技术带头人 4 人,形成了由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第三梯队成员和其他成员组成的梯队结构。研发团队能够独立完成直接空冷系统、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 历经 70 年接续传承,哈空调始终坚守主责主业,专于研发,精于制造,保持企业活力强
劲、动力十足。目前哈空调制造的石化空冷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田大鹏说。
减员换将 释放激励正向效应
“ 哈空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发展瓶颈,空调人拿起改革创新的武器,强化改革创新
的思维,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 源动力’ 。” 田大鹏说。
2012 年至 2018 年间,哈空调主导产品市场严重萎缩,企业生产经营严重滑坡,连续两年亏损达 2.68 亿元,企业面临退市风险。如何走出困境?改革迫在眉睫。
“ 对哈空调原领导班子进行集体免职,这一举措在哈尔滨市引起了巨大震动,也让哈空调员工看到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推进国企改革的决心。” 回想 2018 年在哈空调启动的“ 三项制度” 改革,田大鹏心潮澎湃。
新领导班子就任后,第一时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