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电力报/2023 年/4 月/3 日/第 003 版观察
构建竞合新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
本报记者 刘光林
核心提要
● 央企战略目标从业内领航升级为世界一流,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结构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并筑牢专业基础
● 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有利于突破“ 卡脖子” 技术,将基础性工作转由业内领航企业主导有助于突破制约新兴业务的市场瓶颈
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针对中央企业在能源领域实施的最新一轮专业化整合情况,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专门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
中能传媒:各央企之间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专业化整合?发生在能源领域的专业化整合主要针对哪些问题?
周健奇:专业化整合是落实国家关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能源央企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面临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传统能源风险由产能和运力短缺转变为供给安全风险,能源央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突发因素趋向复杂的全球大环境下及时稳定国内能源供给。 其次,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不再仅停留在理念阶段,而是在相关能源技术快速进步的大趋势下步入全面渗透融合阶段,能源央企迫切需要强化发展的前瞻性和引领性,面向未来布局相关技术创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节点。再次,央企战略目标从业内领航升级为世界一流,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结构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并筑牢专业基础。
能源央企之间开展的专业化整合,有助于统筹解决以上“ 三个迫切” 问题。一是聚焦能源央企主责主业。一方面是促进央企集中优势资源和有限精力,在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前沿技术创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分工领域履行“ 国之大者” 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是避免受市场利益驱动导致出现低水平同质化发展问题。二是提升国资央企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