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有色金属报/2023 年/8 月/26 日/第 001 版
扎实推动有色金属工业保持平稳发展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系列解读文章之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X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印发了《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 ,安排了今明两年的 4 项工作举措,对推动产业保持平稳发展,促进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方案》是新形势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纲领和指南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 X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有色金属行业在化解风险稳生产运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瘦身健体、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 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势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5.6%, 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相比高 1.8 个百分点;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12.4%,与全国工业完成投资平均增幅相比高 3.5 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 1689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7.5%,其中进口额1384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3.7%; 出口额 305 亿美元, 同比下降 13.7%;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 121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35.1%,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0.2 个百分点。
尽管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总体处于平稳状态,但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全球复杂多变的ZZ经济环境造成的市场预期不振,导致国内外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震荡回落,挤压了产业的盈利空间。同时,交通运输、建筑地产、能源电力、电子信息、民用消费品等传统领域的有色金属需求增长不及预期,而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却在不断上升,对行业运行造成的压力逐步增大,行业稳增长任务艰巨。
在这种形势下适时出台的《工作方案》 ,是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振发展信心,集聚各方力量,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稳定增长,实现平稳发展预期目标的纲领和指南。
《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为行业稳增长提供了明确路径
《工作方案》针对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实际,明确了坚持供需协调、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等基本原则,以优供给、促投资、拓消费、稳外贸为着力点,提出了在 2023 年和 2024 年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 5%左右,力争 2023 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5%
左右,2024 年同比增长 5.5%以上的奋斗目标。确定了“ 提升供给能力,保障上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产品消费升级,培育长大行业增长新动能;优化进出口贸易,提升行业开放合作水平” 等 4 个方面 11 条具体工作举措,对培育有色金属行业内生增长动力,提升供给结构,增强有效需求的适配性和可靠性,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一)优供给,夯实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突出特点就是围绕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引领权展开全面竞争,国际产业链、供给链正在重塑。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加快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重点产品保供稳价,支持关键材料研发应用,培育优质骨干企业,是行业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稳定发展基础的必然选择。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工作方案》提出培育优质骨干企业作为提升供给能力,保障上下游行业平稳增长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途径。 《工作方案》指出:引导铜、铝、铅锌、镁等行业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培育资源开发和冶炼骨干企业;培育铜、锂、镍、钨、锑等重要有色金属产业链“ 链主” 企业,从资源配置、品牌价值、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对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头部企业的总体实力已经有了显著提升。2022 年,国内精炼铜产量排名前四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的 52%, 其中, 排名前两位企业的产量分居全球第一、 第二位;国内电解铝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的 55.7%,其中,排名前两位的企业产量也分居全球第一、第二位;国内镁行业龙头企业的产量占全国的 9.1%,居世界第一位。因此,推动要素资源进一步向这些优势企业集聚的条件已经具备,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冶炼的集约化程度,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对表,培育我国铜、锂、镍、钨、锑等重要有色金属产业链“ 链主” 企业,是全面提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锂、镍成为市场关注度很高的“ 新能源矿产”。我国有关企业抓住历史性机遇,在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方面超前布局,一举赢得发展先机,不仅占得了全球优质的锂矿资源,而且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技术,形成了技术优势。通过培育产业链“ 链主”企业,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然,培育优质骨干企业不仅是支持大企业发展,也包括支持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支持地区特色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截至 2022 年底,行业 45 家企业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称号。以发展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为重点,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对行业提升供给能力,保障上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促投资,为行业稳增长提供持续支撑
保持适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仅是产业形成发展后劲的支撑,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色金属行业总体属于传统产业范畴,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绿色化改造,鼓励智能化改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产业保持和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引导铜、铝、铅、锌、镁、工业硅等企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