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甘肃经济日报/2023 年/8 月/3 日/第 004 版国企
积蓄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甘肃科技集团推进企业“ 专精特新” 综述
新甘肃·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 专精特新” 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甘肃科技集团公司聚焦功能定位,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价值链,以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 年 1-6 月,24 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部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形成销售收入 1.35 亿元;5 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新增授权专利 49 项、受理专利 24 项,制定发布标准 8 项,登记备案新产品 1 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销售收入 4.57 亿元,同比增长 28.21%,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38.77%;集团所属 9 户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 12 户),4 户企业被认定为“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累计 10 户)。
上半年,甘肃科技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截至 6 月末,集团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36.52%,营业收入完成年度计划的 54.8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6.12%,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0.70%。
省机械院
激活科技创新“ 源动力”
甘肃科技集团所属企业省机械院近年来深耕主业领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甘肃省草地农业机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饲草机械装备创新中心、甘肃省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2023 年上半年被认定为甘肃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所属企业金科脉公司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 公司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凝练主业,形成饲草装备产业链、新材料及绿色冶金技术与装备和科技服务的‘ 2+1’ 的产业布局。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谋划产业化项目建设、开展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总体提升公司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 省机械院董事长杨昊说。
近年来,省机械院相继攻克“ 网膜兼用一体化集成与定型技术”“ 多种细碎型物料高密卷搓成型集成技术”“ 自动布膜拉伸率在线调节技术” 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完成多项创新工作,实现产品模块化、系列化设计。在国内首次以“ 菌草+圆草捆打捆包膜一体机” 方案解决畜牧饲料短缺等实际问题。该系列产品的研发填补了我国细碎料打捆缠网裹膜一体化、饲草精制压缩技术与装备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垄断地位。
与此同时,围绕“ 双碳” 目标,瞄准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及产业优势,省机械院在矿热炉冶金这一细分领域持续创新。通过聚焦铁合金、工业硅、电石三大行业,开展新材料研发、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开发、数字化转型升级业务,搭建矿热炉冶金从“ 材料—零部件——装备—工程” 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解决矿热炉自动配电、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行业难题,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矿热炉冶金行业信息化、绿色化、高端化进程,强化上下游产业链韧性,提升了我国基础原材料质量水平。
今年上半年, 省机械院实现营业收入 9022 万元, 工业总产值 4532 万元, 顺利完成 “ 双过半”。取得授权专利 7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注册软件著作权 1 项,完成各类项目申报 31 项,立项实施“ 揭榜挂帅” 项目 6 项,“ 三新” 业务收入近 2500 万元。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省建材院
“ 绿色”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科技集团所属企业省建材院秉承“ 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能源” 发展目标,聚力打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23 年上半年被认定为甘肃省 “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省建材院坚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攻关突破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其中,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聚羧酸减水剂具有缓慢释放其分散效果的特性,填补了西北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目前 10 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累计实现产值 2.7 亿元。
同时,聚焦“ 一核三带” 区域发展格局和“ 四强” 行动,围绕甘肃建材产品生产制造、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技术和行业院所平台优势,持续推广“ 科技研发+检验检测+质量诊断+技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