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有色金属报/2023 年/9 月/28 日/第 008 版建设
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
——中国十五冶一公司区域化创新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罗娜 通讯员 王泓
2023 年是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70 周年。
经历 70 年的时代洗礼和市场考验,中国十五冶人在“ 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工程公司” 的征程中,迎风雨、立潮头,始终以蓬勃气象、昂扬姿态,冲锋在建设的最前线,用实干担当筑造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为湖北省黄石市建设好地标式建筑、递交城市新名片,贡献了驻地央企的力量。
日前,记者来到中国十五冶第一工程公司,走访了该公司承建的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黄石市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和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二期)行政区体育场场馆项目,感受了该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高品质的工程筑造助力黄石社会经济发展的崭新实践。
立足发展定位 为新黄石发力
今年 2 月 10 日,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组成联合验收组,采取视频连线方式,对中国十五冶一公司承建的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项目进行验收,联合验收组经过评审,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8 月 11 日,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这是湖北省内继武汉、襄阳和宜昌之外,又一个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开设的直通花湖机场的城市货站项目,将花湖机场空港口岸功能延伸至综合保税区,实现了保税功能区与航空港无缝对接,为周边外向型企业搭建了近在咫尺、通达全球的空中出海口。
“ 脚下是泥塘,头顶是高压线。” 该项目生产副经理姜权坤回忆起项目建设初期的艰苦环境不禁感叹道。
2021 年 8 月,中国十五冶一公司承接了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合同值 8 亿元,占地 0.96 平方公里,建设期一年。该项目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港口和综合保税区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推进贸易港建设,实现新港园区聚焦打造“ 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港口新城” 的奋斗目标。
据姜权坤介绍,在该项目部成立之初,就围绕“ 整体规划、一次围网、一次建设、一次验收”的总体目标进行策划。
作为十五冶人走南闯北的“ 看家法宝”,技术创新成了综合保税区项目高效顺利推进的利器。针对填塘形成的软弱地基,该项目部制订了道路及场坪软弱地基碎石桩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科研立项,防止出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确保了国家级项目的质量。
整个项目建设中共计立项 9 项科研项,投入费用约 3200 万元。在施工工艺上,该项目部也大胆创新,对大型厂房彩钢板屋面采用高空彩钢板压瓦机设备施工,单座厂房 14 万平方米的彩钢板,3 天就可以压制成型并转运到屋面,极大地缩短了工期,降低了人工成本,有效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又快又好,是十五冶人的自我加压,也是项目建设的实际效果。自该项目桩基基础动工以来,项目始终高效推进。 50 人的临建队用 20 天快速建好了办公和生活区; 50 多台桩机迅速调配到位,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打开了工作面;52 人的项目管理团队高水平运转,对约 2300 人的参建队伍进行了有效管理,为共同达成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在混凝土的浇筑节点上,该项目全体参建人员日夜兼程,一个月最高浇筑 2.3 万立方米,相当于浇筑标准游泳池 12.1 个。在主体结构施工中,该项目部 4 个月完成 6700 吨钢结构制安工作,产值最高一个月达到 1.4 亿元,而承接这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团队,平均年龄才 30 岁。
同时,该项目部还建成了综合保税区项目一期排洪渠箱涵,未来,将成为整个黄石市新港园
区的主排洪渠。
坚持科技创新 打造精品工程
随后,记者来到中国十五冶一公司承建的黄石市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该项目是黄石市加快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武汉产业链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为黄石市的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中国十五冶一公司自 2019 年承建该项目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精品工程的理念,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打造了一个智慧工地,为湖北省鄂东南地区施工质量管理树立了标杆。
该项目部经理邱凯掰起指头给记者算起了他们技术创新创效的效益账。在施工中,该项目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突破了传统施工模式的局限,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种新工艺和新材料,既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了花篮钢拉杆上拉式悬挑脚手架新工艺,该工艺利用钢拉杆将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工字钢梁无需穿墙入室,不需依附结构板固定,杜绝悬挑楼层渗水漏水,其重量减轻 56%以上,节省大量钢材,施工便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流程;采用了膨胀加强带替换伸缩后浇带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膨胀加强带在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膨胀力,实现了连续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不留缝,不仅节省了常规后浇带的人工清理及独立支撑材料费用,还避免了后浇带的渗漏和裂缝问题,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