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日报/2023 年/9 月/12 日/第 003 版综合
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访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智铭
本报记者 郁进东
坐落于宁波北仑区的贝发集团经过 30 年发展,成为国内文创产业领军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制笔五大核心技术、1000 多项有效专利,每年有
180 个品种 30 亿支笔销往海外市场。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话题,记者采访了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
记者:作为民营企业家,如何看待《意见》释放的信号?
邱智铭:这次公布的《意见》共 7 方面、31 条,对民营企业关切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监管导向、法治保障、舆论氛围等都给予了关注,激发了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民营经济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虽然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央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是一以贯之、没有改变的。从 2005 年的“ 非公经济 36 条”、2010 年的“ 民间投资 36 条”、2019 年的“ 民营企业 28条”,以及此次的“ 民营经济 31 条”,都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信号。
今年全国“ 两会” 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三个没有变”,强调“ 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提出“ 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记者: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新的挑战?
邱智铭:民营企业的规模发生了变化,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发展方式发生了变化,发展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更是发生了变化,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以消费品为例,过去是卖方市场,产品不愁销路。现在不仅质量要好,颜值还要高,更要追求科技和场景体验。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出台《意见》 ,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让每个企业家看到了信心。
记者:贝发集团是一家以外贸为主的出口型企业,新形势下如何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邱智铭: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在新发展格局下,贝发只有做强国内市场,做大国外市场,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除了在细分市场挖掘新需求,撬动国内市场,我们还瞄准东南亚新兴市场。近期,企业计划派出专门组建的市场团队到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寻找机会。针对传统欧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