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黄金报/2023 年/9 月/1 日/第 001 版
打造中国黄金集团矿业开发新名片
——中国黄金集团夜长坪项目开发纪实
本报记者 许勇
从大型钼矿,到世界级特大型钼矿;从普查探明矿石量 1.5 亿吨、钼金属量 17.2 万吨、伴生钨 12.1 万吨,到矿石量 7 亿吨、钼金属量 70 万吨、钨金属量 35 万吨,且仍有找矿潜力⋯⋯这就是中国黄金集团夜长坪项目 10 余年的地质找矿成果,也一举让夜长坪项目成为我国又一个战略性钼资源基地。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资源安全,将其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X的二十大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中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X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升战略性资源的供应保障水平。
作为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牢记“ 国之大者”,将提升我国资源安全水平作为重要使命。集团公司X委书记、董事长卢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强调,中国黄金集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矿产资源的“ 饭碗” 端在自己手中,高质量融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高质量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参与全球矿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产,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顶梁柱”“ 压舱石” 作用。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每年的工作会议上都会对夜长坪项目的推进作出部署安排。尽快研究如何有效增强矿区周边找矿探矿力度、如何提高选矿回收率指标、如何加速传统矿业向智能矿山、绿色矿山转型升级等难题⋯⋯集团公司X委对夜长坪项目的要求具体而富有远见。推进夜长坪等重点项目建设,已经成为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发展后劲的关键一招。
探矿增储
发现世界级钼矿
在豫西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伏牛、熊耳两大山脉交会地带,坐落着一座大型钼钨矿床——夜长坪钼矿。根据普查结果,这座位于河南省卢氏县的钼矿,虽然矿区面积不足 1 平方公里,却拥有钼金属量 17 万余吨。
有着丰富矿业开发经验的中国黄金集团,始终将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勘探开发作为职责与使命。而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希望以夜长坪钼矿为发展支点,推进卢氏县金、钼及其他多金属资源的规模勘探和深度开发,二者一拍即合。2010 年,中国黄金集团与卢氏县人民政府就开发卢氏县境内的钼及有色金属资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协议收购了拥有夜长坪钼矿采矿权的企业。
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量和矿体空间形态不清、难以进行开发设计。夜长坪矿区的地质资料,
还是 20 世纪 70 年代提交的一份地质探矿报告。
为此, 在中国黄金集团X委的大力支持下, 夜长坪项目将进一步探明资源储量列为首要任务,迅速成立了地质探矿项目工作小组,克服了探矿、基建、技改交叉作业,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坚持“ 探矿先行”,组织技术人员会同国内知名地质专家对夜长坪矿区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进行大规模详查勘探。
历时 471 天,先后投入近 50 台钻机,探矿进尺 5 万余米,总投资近 6000 万元,夜长坪项目详查探矿工程现场施工全部完成。经查明,夜长坪钼矿床由上部矿体和下部矿体两部分组成,资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源储量为:矿石量 7 亿吨,是原来的 4.64 倍;钼金属量 70 万吨,是原来的 4.35 倍;钨金属量 35万吨,是原来的 2.89 倍。夜长坪项目的钼资源储量由大型达到世界级特大型钼矿的储量级别,有效地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 2.3 万吨/日的现代化矿山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夜长坪矿区还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地质报告表明:根据已有控制工程了解矿体形态,产状及空间情况分析,控制工程向四周延长延伸均未封闭,工程封闭后极有可能还会增加资源量。
未来,在这片大地上,必将发现更多的资源,夜长坪项目将有更大的底气建设更大的钼资源
基地。
技术攻关
夯实资源开发基础
在进行地质详查的同时,夜长坪项目也在为资源开发做充分的准备,这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
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
夜长坪项目是一个含钼、钨、铁的大型多金属矿床。但矿区地质结构复杂,矿石主要由矽卡岩及少量斑岩组成,矿石松软、硬度低,采矿难、选矿技术指标低、药剂用量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难题长期制约着夜长坪钼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如何寻求一种适合的采矿方法,成为摆在夜长坪项目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中国黄金集团组织了来自北京、长沙的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论证,针对夜长坪项目地质地形条件和矿山拟建规模,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应用自然崩落法的方案。为了验证前期研究结论,将应用自然崩落采矿法的技术风险降到最低,夜长坪项目委托长沙矿山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迅速开展自然崩落采矿法工业试验研究。
通过试验,工艺指标单元出矿能力达到 1500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