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舟山日报/2023 年/4 月/17 日/第 003 版新区发现
汇集“ 科协力量” 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市科协五年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记者 刘一乐
学会专家接二连三走进车间, 以技术支撑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科学大篷车隔三差五开进校园,开拓师生眼界;节假日,科普讲座常态化开展,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过去五年,市科协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 两翼齐飞”,动员全市科协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沉下身子走入车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服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学术交流繁荣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谱写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翻看过去五年的“ 成绩单”,市科协工作可谓硕果累累:荣获中国科协第二十届年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省科协系统先进单位,市级综合考核优秀单位,舟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
搭建舞台引才聚智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当下,我市博士创新站创建工作如火如荼,“ 千博助千企” 专项行动火热开展。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市科协主动将科协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全局,通过谋划舟山院士之家、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创新站为主要平台的“ 一家三站” 高端智力集聚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柔性引才,在院士专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助力我市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自院士之家建设以来,潘德炉、张玉奎、苏纪兰、高从堦、薛群基、陈宗懋、费维扬、汪旭光等 100 余名院士专家,以举办报告会、论坛、考察等形式,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指导我市石油化工、智慧海洋等产业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 智囊团” 作用,市科协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学会高端人才资源,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学会联动,打通上级学会服务我市产业的通道。省造船学会持续支持舟山船舶工业发展,举办了长三角船舶论坛、船舶与海工设计大赛成果展等活动,集聚船舶行业院士专家为舟山船舶产业献计献策。省环境科学学会支持舟山石化产业列入 2021 年省科协助力工程项目,绿色石化产业学会服务站落地舟山。
不求“ 为我所有”、但求“ 为我所用”,市科协积极搭平台促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宁波市科协签订甬舟科协合作备忘录,开展了甬舟两地科协学习考察交流活动,举办了甬舟绿色石化论坛等,有力促进两地交流。
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完善基层科协组织网络,市科协接长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手臂,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科协系统现有科协组织 409 家,其中县(区)科协 4 家,乡镇(街道)科协 33 家;市、县二级学(协)会 92 家,其中市级学(协)会 36 家;省级高校科协 1 家,市级高校科协 1 家,企业科协 25 家。全市县(区)基本实现乡镇(街道) 、村(社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全覆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学(协)会发挥各自优势,确保“ 两手硬”“ 两战赢”。市科协成立抗疫应急科普领导小组,建立 3000 余名应急科技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市科协“ 海陆空”融媒体科普宣传优势,及时解惑辟谣、稳定人心;市医学会和护理学会积极选派医生护士支援湖北;市预防医学会及时做好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等防疫工作;市心理卫生协会积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极做好防疫心理疏导工作等,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普之花处处开 丰硕成果全民享
创新绽放于科学的土壤,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力量。
去年 6 月 30 日,在省科协、省科技馆的支持下,市科协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举办了山海连“ 心” 科学牵手活动。当天,舟山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东辉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特级专家陶春辉走进南海学校,为学生们分享了海底“ 找矿” 的故事,极大激发了学生们探索海洋的热情。随后,省科技馆与嵊泗县菜园镇第三小学等 6 所中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共享优质科普资源;次日,科普专家走进岱山实验学校,为学生带去了精彩的科普剧、科普大篷车、科普报告等科普服务。师生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让他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更为向往和崇敬。这是市科协举办的“ 双百” 助力“ 双减” 系列活动之一。
去年来,由市科协主办的“ 群团星· 促共富——科普助力双减科学家演讲” 接连不断在我市开展。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卞赟结合他的经历与见闻,给我市青少年做了题为《追风的科学》的科普演讲,讲述了气象学精彩的研究故事,分享科学精神;舟山中学邀请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做了《四年三次“ 蹭” 到物理学诺奖,天文学做对了啥?》的线上科普讲座;嵊泗菜园三小邀请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北斗地面试验验证系统副总设计师、 北斗重大专项国际合作专家组副组长卢鋆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