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法治日报/2023 年/4 月/25 日/第 005 版人大视窗
推动构建贯通省市法规体系 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监督手段
安徽人大打出“ 组合拳”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本报记者 范天娇 本报通讯员 张全
“ 以前我们园区公交班线少,坐车上下班很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社区巴士和公交专线延伸到了厂区大门口。 ”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秀山新区等园区,企业员工感受到了优化交通线路带来的便利。
这是多位安徽省、市人大代表在“ 聚民意、惠民生” 行动中走访发现的问题,通过一件件代表建议,将营商环境“ 问题清单” 变成了“ 满意清单”。
近年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立法工作,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深入开展“ 聚民意、惠民生” 行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安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的重点工作被写入常委会工作报告。
完善法规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长三角区域首单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合肥发行,助力企业融资 1.3 亿元;首单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获批注册,发行规模 13.7 亿元;建立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试点银行授信额 4.1 亿元⋯⋯
2022 年,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实现新突破,离不开自去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的有力支持,为自贸区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创业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法治保障。
围绕安徽省委优环境、稳经济工作要求,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立法工作,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地方金融条例》等,促进创新要素、金融要素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办法》,有力提升安徽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022 年 8 月,“ 推动出台《安徽省商会条例》” 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展的“ 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十大事件”。对于这部全国首件,也是目前唯一一件省级商会条例,在立法过程中,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发挥主导作用,在推动“ 放管服” 改革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将商会的规划、服务、自律等职能法定化。施行 3 年多来,该条例为促进全省商会健康发展,发挥商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制定《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同时还将修改多部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法规,继续指导设区的市做好相关立法工作,推动构建贯通省市、覆盖全面、务实管用的营商环境法规制度体系。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监督效力
想要扩大生产,但遇到了资金难题。安徽省亳州市一家中药饮片公司总经理李涛抱着试试看
的心态,在为企服务“ 码上监督” 平台上进行反映。
“ 很快就有相关部门跟我联系,帮忙申请了贷款,让我们做强企业的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