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西藏日报(汉)/2023 年/9 月/18 日/第 001 版
籽籽同心 团结情浓
——我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本报记者 蒋翠莲 周红雁
“ 相亲相爱、汉藏一家,犹如茶与盐巴。” 这句藏族同胞挂在嘴边的谚语,正是西藏各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X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治藏稳藏兴藏事业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在高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凝聚起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民族团结成为最美风景
“《八廓街北院》以小见大,表现了最质朴最温暖最珍贵的民族亲情,更加坚定了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 话剧《八廓街北院》在拉萨上演后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把百姓生活搬上舞台,讲好民族团结幸福故事是我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开
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为推进民族团结进
步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着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统掌握实
施《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X委决策部署上来。
——坚持把X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格局的大框架下建立健全模范区创建工作格局,从全局性、系统性角度构建模范区创建工作体系。
——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 年)》等指导性文件,修订出台相关考评命名办法,明确“ 四大工程”“ 六项行动” 等重大工作举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制度基础。
——紧紧抓住“ 3· 28” 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全区民族团结教育月等重大节庆节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寺庙。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我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唇齿相
依、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民族关系,成为高原大地最美的风景。
2022 年, 自治区X委、 政府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150 个、 模范个人 200 名; 评选出 “ 最美民族团结家庭” 100 户;挂牌命名了 251 家单位为第一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地(市)、模范县(区) 、模范单位等。
团结的种子扎根心灵
上世纪 60 年代初,解放军进驻岗巴县,在卫国戍边的同时,还在当地访贫问苦、送医送药。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拉吉出生于 1933 年,亲历过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倍加珍惜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光明和温暖。他们一家将驻地部队视为好邻居、一家人,新兵入伍来迎接、老兵退伍去相送;背水担柴互帮助、逢年过节多走动;随队巡逻当向导、边防情况勤相通⋯⋯这一坚持就是半个世纪。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军民共建鱼水情,民族团结心连心。拉吉一家的故事,折射出我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